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獨學不如共學 氛圍對了動機就來了



獨學不如共學 氛圍對了動機就來了
撰文 / 讀蟲小聚
關聯關鍵字: 教育, 天賦, 教養
發現孩子的亮點,你會看見亮點後面真心的笑臉,可以照亮黑暗,找到孩子真正的路。
孩子要求和同學一起讀書,家長該容許或禁止?
孩子的學習與家庭氛圍有何關聯?
年輕人社群共學可能成為學者社群或思想家學派的雛形嗎?

小學生下課時間,操場一片熱鬧,場邊的遊戲器材卻孤伶伶的,沒有人要玩。但當有小朋友開始把玩後,人就愈聚愈多,甚至搶起遊戲器材。原本沒有人要玩的器材,為什麼會突然變得搶手?

讀中學的孩子說要和同學去某風景區旅行,但不久前他還說那個地方已經去了很多次,厭倦了。風景不變,這次的不同在哪裡?

事對的時候,人可以自得其樂;但人對的時候,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風景對的時候,真希望有所愛的人共享。學 習或讀書,也有同樣的道理。許多人都有過這種經驗:一個人在家裡讀「有需要但沒興趣」的書(例如考試用書) 時,雖然想用功苦讀,但就是無法開始,只想上網、開冰箱、看電視、打電話、拖拖拉拉。等到下定決心翻開課本,時間已經過了大半。讀沒幾頁,又想休息,心裡 有罪惡感,還得找個好藉口。所以,有些要準備考試的年輕人會邀約幾個目標相同的朋友,一起到圖書館或空教室讀書,甚至一起租屋苦讀。這種友群共讀,會塑造 一種學習氛圍,維持讀書動機。

許多家長面對孩子要求和朋友一起讀書時,往往質疑其學習效果,其實,若認同友群共讀的理念,家長應該容許或甚至鼓勵(除非孩子說謊,但這是另一個議題)。

氛圍對了,動機就來了

許多家長自己守著電視,聲音放得很大,卻趕孩子進房間讀書,結果常抱怨孩子不專心、不愛讀書、沒有培養出閱讀興趣,其實是家庭氛圍不對,很難支持讀書動機。
 
父母如果關掉電視,拿起感興趣的書本,享受閱讀,像個書蟲,那麼孩子八成也會像個書蟲;甚至父母必須反過來擔心孩子讀書過度專心、傷害眼睛。這不只是示範的效果,而是氛圍的效果。如果父母本身關不掉電視,那最好不要期待孩子能夠獨立關在書房裡勤奮讀書。

其實,許多教師提倡閱讀運動,也發現嘴巴說破都沒用。但教師自己下課時間留在教室讀書時,孩子卻好奇的圍過來探看老師讀些什麼書,甚至聽到老師分享閱讀樂趣,還會拿起課外書一起讀。這並不只是示範,而是讀書的趣味像病毒一樣會傳染,而形成一種自然渾成的氛圍。

許 多大學生透過組織讀書會來分享知識或交換觀念,因而產生次文化,形塑知識氛圍,促發自主動機,奠定終身學習基礎。台灣的社區大學更有趣,因為社大並不授予 學位,卻吸引許多成人投入學習。在各種吸引力當中,最明顯的一種是「社群氛圍」:師生之間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同學之間建立友善、合作的共學關係,甚至家 人之間也進入同一班級成為同學,相互支持,一起成長。換句話說,他們透過學習而與他人產生有意義的關聯(relatedness) ,成為學習的內在動機。

愛因斯坦也組讀書會
從心理學家德西〈Edward L. Deci〉等人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來看,人類尋求與他人產生有意義的關聯,是天生的三大基本需求之一。所以,學習歷程如果能提供機會讓學習者與他人產生有意義的關聯,這種學習就比較可能促發內在動機,這是普世現象。
 
愛因斯坦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畢業之後,曾經組織了一個讀書會,暱稱為 「奧林匹亞」。他經常與幾個好朋友聚會討論,制訂讀書計畫,有系統的閱讀哲學與科學著作,並一起旅行、野營、游泳與激辯。這群成員後來有許多人成為傑出科 學家。佛洛伊德在開創心理分析學派時期,首先組織了一個也是類似讀書會的「星期三心理學會」,每星期三聚會一次,提供心理醫師分享、討論和分析臨床案例的 機會。這個學會後來經過近十年的經營與演變,竟逐漸擴大成為「國際心理分析協會」。

學者也需要學習共同體

對 學者來說,不管是「協會」或「學會」,都是一種支持學術探究﹝也是一種學習歷程﹞的社群互動。社會學家柯林斯(Randall Collins) 曾經分析歐美、中國和印度等地的古今知識分子,發現思想和學派都是儀式化互動的創造性成果。所謂「儀式」,意指發生於日常生活中、重複的、相同型態的事 件;而思想學派的「互動儀式」,則包含六種要素:

•一群人( 至少兩人) 可以從事面對面的互動。
•他們的焦點集中,注意相同的議題、對象或行動。
•他們共享某種情緒或心情。
•他們交互調頻,透過互動的回饋,注意力更集中,情緒互相刺激、強化並累積,團體界限逐漸形成。
•他們形成認同感、隸屬感和某些象徵符號,使用這些符號來思考和對話。他們的符號充滿社會意義,會提醒認同感並暗示一連串的行動或活動;常被使用的符號變成這個團體的文化資本,不常被使用的符號會被淘汰。
•他們獲取情緒能量的程度,視參與互動的強度而定。
 
成員會將情緒能量帶到其他團體,並在能量不足時,回到團體得到充電。
由此可見,互動、分享、交換觀念、交互支持、社群共學、氛圍形塑和文化孕育等社會性關聯,不只是學生也是學者的需求與資源;不只支持學習動機,也支持知識探究與文化創造。

近來國內推動日本學者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教育理念,國內外有些大學推動「書院教育」,某些網站提供知識社群,這些都是以社群共學、氛圍形塑和文化孕育為關鍵元素。父母若要孕育家庭的學習氛圍,先要自己喜歡學習,然後發展「互動儀式」,孩子則要慎選朋友來建構自己的共學社群。 (本文選自第三部,曾琳之 整理)

作者:詹志禹


美 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教育心理系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兼政大教務長 ,並擔任教育部「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總辦公室主持人,也是《親子天下》雜誌專欄作家。曾任政大教育學院院長、教育學系主任、政大附設實驗國民小 學校長等職,但最希望做一個「自然人」。學術興趣包括教育心理學、教育統計學、科學哲學與創造力研究等領域,累積發表作品上百餘篇。喜歡教學和寫作,曾獲 政大第一屆教學特優獎,在學生心目中是既嚴格又尊重的人生導師,但兩個女兒則常笑他是「喜歡講冷笑話的老爸」。

他曾是「山 上的孩子」,上小學時每天上學和放學,都要各花一個多鐘頭跋山涉水;他從小就學會插秧、除草、割稻、曬穀、採茶、放牛、釣魚、網蟬、抓泥鰍…,深刻體會農 人之苦和自然之美。他讀碩士班那年的暑假,在水田中幫忙割稻時,鄰居還打趣他說:「現在全國站在水田裡割稻的人,你是學歷最高的!」
他從小喜歡閱讀和文學,但到小學四年級才擁有人生第一本課外書,到小學畢業才看到學校蓋好圖書館,以致於經常閱讀家裡糊在破牆壁上的報紙。
 
他讀高中時,曾與班上同學共同編輯、出版刊物,醉心於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鉛字發表出來;讀大學之後,熱衷於跨領域的閱讀,對知識和真理擁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經常與同好共組讀書會,此一嗜好,延續到國外留學時期更變本加厲,同時經營二個讀書會。
他回國任教後,曾長期參與大學民主化、師資培育多元化、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創造力教育計畫、社區大學發展等政策革新或社會運動,但在家裡卻是孩子的大玩偶和床邊的說書人。

因帶有「耕讀」性格,所以最喜歡自然、自由、自在、誠樸、單純和相互尊重,最討厭權謀、控制、武斷、計算、虛假、卸責和爭功奪利;雖然做了很多年行政工作,仍然不適應行政工作;偶而喜歡旅行、散步、獨思、讀推理小說、看布袋戲和養花蒔草,只是業餘時間很少。

出版:天下雜誌

書名:發現孩子的亮點


目錄
聯合推薦
吳靜吉\發現孩子的亮點,從同理心開始
鄭石岩\正向的教導藝術
陳安儀\適性揚才,才是真教育
黃哲斌\魔咒釋放的一代
趙介亭(綠豆粉圓爸)\開展天賦,人生多美好
施威良(佑佑皮皮爸)\從思維尋找方向,從智慧得到力量
自序 有咖啡味道的智慧之愛

1. 尋找亮點 看見孩子的內在天賦
■一個孩子就有一個亮點
有亮點,才有起點。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祕密花園之後,往往後面還能看到百花齊放。
■百年之後,誰將留名?
你還在問孩子考試考幾分嗎?「分數」、「名次」能為孩子的人生與社會帶來什麼意義?
■堅持興趣,叛逆有理
今日孩子未來從事的職業,尚有六〇%未被發明出來。孩子的生涯,誰選擇?誰負責?
■一樣天才,兩種命運
你認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或相信「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害怕成功的女孩背後
社會演化至今,雖逐步認同並實踐性別平權,卻仍難接受「女尊男卑」?
■有一種孩子值得等待
如果孩子興趣廣泛,生涯卻遲遲沒有定向,你會覺得他一事無成,還是相信他大器晚成?
■等待孩子的成就要等多久?
你對孩子的期望是為了彌補缺憾,還是發揮孩子的天賦?如果一輩子都在等待,你離去時會失望嗎?

2. 呵護亮點 實踐有智慧的優質教養
■育兒寶典,小心選錯派典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
 
」少子化社會中令人憂心的現象是:許多父母不知道自己選錯書!
■錯愛孩子的四種方法
沒有「寶媽」哪來「媽寶」?愛孩子沒有錯,但愛錯了方法,就容易養出長不大的王子和公主。
•延伸閱讀:陳之藩談「哲學家皇帝」
■假日父母的親子互動祕訣
親子相處不一定有互動,有互動不一定有加分。優質親子關係的關鍵何在?
■你是「衛星導航」父母嗎?
指導不等於指揮,急著給孩子答案,反而會讓他錯失學習的主導權。
■當心「我是為你好」
「我是為你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類父母常對孩子說的話,你曾說過嗎?
■我家也有「愛因斯坦」
優質教養的關鍵,不在父母嘔心瀝血的管教策略,而是自然形成、處之不覺的家庭氣氛。
■你要培養理性的孩子嗎?
當你遭遇孩子理性的質疑或挑戰時,你會生氣或高興?親子之間,講理就好。
■讚美的風險
讚美是一種評價,但評價可能是一種控制,將使孩子對外在評價過度敏感和倚賴。
■哪種獎賞最管用?
如何讓孩子把學習當遊戲?什麼樣的獎賞,會削弱興趣、侵蝕內在動機?
■拿手足互相比較的代價
華人父母似乎比歐美社會更愛「超級比一比」,小心「見賢思齊」不成,反倒傷了感情。
■孩子鑄成大錯,誰該負責?
社會大眾常把犯罪行為歸因於家庭教育失敗。一個人的過錯,家庭要負多大責任?

3.  點燃亮點 擴展教與學的新視野
■找到心流就能學而不倦
教育的核心,不再只關心學什麼、考什麼,而是思考為什麼學?能不能自主學習、樂在學習?
■你誤解「教學」了嗎?
光講解卻沒促成理解,光教書而不教人時,算是「教學」嗎?
■你誤解「建構學習」了嗎?
建構式數學的真義,在於翻轉學習的思維:即使有標準答案,也不會有標準解法。
 
■我對數學的愛恨情仇
一個年逾中年、專長為「教育統計學」的教授,卻仍殘留著焦慮的數學夢魘……
•個案故事:數學差點毀掉作家三毛
■為何大師培養不出大師?
相對於兒童,父母和教師都是專家;專家不理解生手,常因不耐煩而成為學習的殺手。
■你誤解「創意」了嗎?
創意就是怪異?究竟什麼是創意?是靈光一閃的瞬間?或是一種人人可以學習的技能?
•個案故事:語文和數學差點毀掉畫家畢卡索
■如何謀殺「愛因斯坦」?
台灣有沒有潛在的「愛因斯坦」?當然有,只是我們可能不知不覺中正在謀殺「愛因斯坦」!
•個案故事:傑出發明人高發育先生
■如何用回饋引導學習?
你給孩子的回饋方式,反映你潛藏的教養哲學;你的回饋話語,牽引孩子的學習。
■獨學不如共學
謹慎建構自己的共學社群,氛圍對了,動機來了!

4. 尾聲 陪年輕人尋找生命的主題
 
 
 
 
 
 
 

【今周刊報導】19歲少女戳破台灣教育核心困境,還停留在代工產業教育




【今周刊報導】19歲少女戳破台灣教育核心困境,還停留在代工產業教育

過去,要求標準答案的教育,培養出一批批代工產業最需要的不犯錯的人;現在,台灣已經走到創新整合時代,需要敢勇於不同、創新思考的人。只有免試、高中社區化,台灣才能打破考試引導教學,培養創新思考的人才!
今年十九歲的Katelyn,在台灣讀完八年級後,到美國讀了四年高中和一年大學,目前是大二生。她經歷台灣國中和美國國高中教育,了解兩者差異,她發現,在美國教育體系下,學習的目的就是「學習」,而不是分數。以下是她的告白。

我在台灣讀國中時很挫折,很不愉快。每天總有念不完的書,考試成績不太好,補習也沒用,完全沒有成就感。在美國,壓力不是成績,反而來自自我要求,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尤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別人不一樣。

很多人覺得出國念書比台灣簡單、沒什麼壓力。事實完全不是這樣,因為教育體系不同,壓力來源也不同。

剛到美國念九年級時,一開始不適應學習環境,壓力就是想辦法跟上進度。記得第一學期,尤其是英文和歷史課,老師要求回家要閱讀,但我讀得很吃力,找不到重點;上課被老師問問題,常講不出答案,因為聽不懂老師的問題,更別說是回答了!

還好我和美國同學相處得很好,老師對我們這些外國學生也相當有耐性,上下課都會多關心我們,鼓勵我們去努力、尋求幫助,不會的盡量問,總之就是要找方法解決。慢慢的,我逐漸跟上美國同學進度,此後,就愈來愈喜歡美國的教學方式。

歷史課》扮演「巴黎和會」 元首模擬談判

以歷史為例,在台灣只要死背就能拿到分數,在美國卻沒那麼容易。

有 一次上課,老師要我們模擬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九一九年巴黎和會,全班分成不同的參與國來辯論,組員抽籤決定自己要扮演哪位歷史人物。當時我被分到美國, 扮演副總統。辯論前,我和小組查資料,連結上課討論的重點,共同決定本組希望達成的條約內容,同時也試著預測別組可能提出的要求。

 美國當時的條約內容包括威爾遜總統提出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及尚未成功的國際聯盟,我們主張再加上減少對德國的懲罰,藉此讓大戰不再重演。

辯論當天,老師完全不介入,只維持秩序,讓所有人都能公平談判。老師出這個題目的用意,是希望我們理解各國外交以及合作達成協議的困難度。最後我們還要寫大約一頁的心得報告,自我檢討表現。

此 外,歷史老師會帶全班去圖書館找資料,世界上或美國有重大新聞時,老師都會和我們討論;考試時,問答題和作文的比例較高。每個學期末還會有一個類似論文的 報告,老師會限定在一段時間內找一個主題做研究。記得我十年級(高一)的主題是「卡通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的角色」;十一年級我報告的是「麥當勞如何變成 一個成功的企業」。

我從歷史課中獲益最多,因為學會了找資料和整理資料,也知道如何團隊合作,以及上台發表的能力。

至於 英文課,老師不用課本,上課內容都是小說或文章,回家看書時要畫重點,寫自己的想法和筆記,上課再和老師討論。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十年級讀了莎士比亞的名 劇《奧塞羅》,老師除了講解這部經典古典文學外,還以不同的角度分析劇情和角色。隨著這次課程,老師還要求我們寫作文,其中一個題目是「以種族的觀點來解 讀《奧塞羅》」,另一個是「女主角在劇中的意義」。

寫作課》每兩周寫一篇 須清楚表達觀點

因為古典文學比較難懂,尤其是觀念和現在差別很大,老師會多花心思讓我們了解。例如「畫圖說故事」,我們看完古典名劇後,分組討論劇情,並且用自己的方式,把重點畫在海報上,最後老師把所有海報放在白板上,逐一與我們解釋和討論。

除了一般英文課以外,有一個學期必須修一個學分是文法和寫作課,每兩個禮拜就要交一篇作文。交作文前,必須寫兩篇草稿,而且每堂課都要交給老師修正。英文課也很多元化,十一和十二年級選修課我上過童話故事、歌德式文學、女權主義文學等。

寫作文對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因為文科考試幾乎都是作文和報告;和台灣的不同之處在於,老師要我們寫作文的用意,是訓練我們以文字來傳達想法,不要求修辭。

各 學科老師給的作文題目都有一個值得探討的主題,希望我們準確表達自己的論點,說服讀這篇作文的人,就算文筆不好,只要能傳達想法,都能拿到不錯的分數;老 師反而覺得天花亂墜的文章很不實際,因為沒有內容的文章,寫得再好看也沒用。有一位老師曾經告訴我們:「要你們寫這麼多作文,不是因為我愛改作文,而是因 為你們畢業後會寫一輩子的作文。能用文字表達你要說的是什麼,是很重要的能力。」

在美國,該背的還是要背,但不能只靠背書,因為很多考試,包括理科,都是應用題、問答題或是作文,要理解自己在背什麼,才拿得到分數。不過因為學生可以選自己想上的課,有興趣自然會比較積極、認真地學習,也會覺得自己在學有用的東西。

美國的制度可以幫助我找到專長和興趣,也讓我更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麼。另外,這樣的上課方式,讓我能建立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學會以客觀的角度看事情,並接納不同的意見,還能提供意見給別人。還有,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很重要,不論透過語言或文字。這些都是可以帶著走的能力。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趣味故事 習慣 (極短篇) 吃人(加標點)


趣 味 故 事
「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之後是習慣造成我們」。
一個窮小子,無意中從一本古書中,發現一個可以令他致富的秘密。

  他來到某處大海的沙石灘上,按照書中的記載,尋找一顆試金石。這粒石子拿在手中會有溫暖的感覺,好像是個活的東西,只要任何東西讓它一碰,就會立刻變成金子。

  他坐在地上,一件一件地拾起石頭摸一摸,然後往大海裡扔去。他每一天都如此做,直到有一天他摸到了試金石,但因太習慣,又不知不覺往大海裡扔去。

  默想:每天只活在習慣裡,卻在不知不覺中,失去生命中的寶貴與甘甜。




                           吃人      學生姓名:_______________
李力寫作文時有個壞習慣遇到不會寫的字既不查字典也不肯問別人寧可空著或跳過去有一天他寫了這樣一篇作文最近爸爸身體不好醫生要媽媽買些人給爸爸補補身體一大早媽媽就和我一起去藥店買人走進藥店看到有許多人有的人大有的人小我們買了一些人回去
回到家裡 把人切成塊  放在鍋裡蒸  人蒸好了  爸爸就喝人湯  再吃人渣  還真是奇怪 他吃了人以後  精神百倍  渾身是勁  他給我嘗了一口  我覺得人真好吃
老師看了大吃一驚  急忙找李力來問  原來……(你知道李力漏寫了什麼字嗎?)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給孩子生命教育 先教他們禱告吧!



給孩子生命教育 先教他們禱告吧!

文/葉文忠

給孩子生命教育,先教他們禱告吧!
不到一個月前,我在前文「蔣部長,咱們來開個補習班吧!」裡提到,教育的根,是要訓練孩子正直與不怕輸的勇氣,補教教育只是反映父母焦慮與爭取社會階級的現象。文中笑談與教育部蔣部長一起開個補習班,專門「補挫折」。

沒想到才隔幾天,又一個建中資優生因女友懷孕而跳樓輕生,不論孩子犯了什麼錯,一切都無法再挽回,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震驚心痛的新聞。媒體界開始紛紛討論孩子面對「挫折」的反應。跳樓的孩子說:「我會負責到底!」責任還沒上肩,卻選擇了徹底的逃離。

▲圖/翻攝自樂天網站

高中男女情竇初開,沒有人可以阻擋男女之間情緣的通電,或是該出現在哪個年紀才算正確,那是你情我願,本就無法被制度化的規範。這事件雙方家長其實還算明 理,不讓十幾歲的青春背負人生的債務,協議以墮胎的處理方式,或許衛道人士不認同此做法,但終究是解決問題的步驟之一,只是誰也沒想到真正的問題並沒解 決。

不只是因為社會失去一個資優生,而是任何一個孩子自己決定要消逝在人生起步的階段,都不能以單純的不幸事件來看。這是台灣長期忽視社會追逐功利的後座力,導致生命教育的土崩瓦解,憾事不斷。

新 聞說,李生患有「亞斯柏格症」,面對不能處理的事容易激動。這解釋聽來像是維基百科或是Yahoo知識查來的,如果說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的症狀,我好奇,為 何富裕的時代有了這種病,戰爭、窮困的年代,卻沒聽聞有哪個故事是因為女友懷孕就自殺的事件?開放的年代,女友懷孕並不是一件多麼複雜難解的習題,不過是 人生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個路口,自己需要選擇,在台灣某些保守的地方,甚至會以喜事收場。

男女不再保持距離,這是社會給的同意書,讓孩子輕鬆的逾越了父母的底線,於是有了因「製造生命」而產生了「結束生命」的悲劇。原本事情可以不必那麼淒涼,肇因的孩子心裡少了張砂紙,專事打磨心頭上生著芒刺的疙瘩。

生命教育裡最重要的第一課,該是轉化挫折那個大疙瘩,不讓負面的病菌繁衍成腫瘤。但生命教育該由誰來教?這是個大哉問,誰也不敢打包票教得好,這是社會病,社會本身就是病體,學校、家庭都在病體裡,孩子困在紙醉金迷的世界中,外在越滿,內在越空,父母們有心無力,沒得教。


▲圖/翻攝自網路


沒人教得好,就把那疙瘩交給宗教吧。林書豪突然大放異彩,卻是因為信仰而發光,努力的背後似乎有一股來自人界之上的冥冥力量,但我不認為那是神蹟,而是這 孩子身邊有一個隨時能和他對話,傾聽心聲的神祇。所以我們以林為鏡,告訴孩子,如果沒有人能幫你解決心裡問題,那就祈禱,把話偷偷告訴你的信仰,把問題交 給你的上帝,你的佛祖,你的菩薩。他們一定會在最重要的時刻幫你解決問題,哪怕只是靈光乍現,都是一種神諭。

犯了錯需要救贖,困頓需要拉起自己的臂力,有了懺悔、溝通、對話與發願,心就靜了,心靜,路燈就亮了。而今,多數悲劇的孩子是因為沒有人生的信仰,如果能 把某個宗教當作他們的避難所,何樂不為?讓他們自己產生「再大的事都有“天”頂著!」,於是不再害怕,這會是父母窮於尋找生命教育的蹊徑。

中國先哲留給子孫最大的生命教育叫做「好死不如賴活著!」,有氣質點的說法,叫做「活著就有希望」,這話背後來自道學系統發的芽,教人為生存退一步。戰亂 的年代,求生與拒死是一種信仰,所以再苦的歲月都熬了下來。台灣民間信仰之所以鼎盛,也是因為大家相信自己的王爺和媽祖,會替自己的麻煩事找退路,這正是 最好的生命教育,所以希望永在。

戰士出征前總會先禱告,讓孩子把挫折當瀝青,把困難當碎石,舖成的道路,再重的卡車都壓不壞。父母們也許無法對孩子承諾人生多美好,但是可以告訴他們,他 們是自己生命旅程上的戰士,能打一場美好的人生戰役,是多麼棒的一件事。路越迂迴,到了山巔回頭看,你會發現這才叫好風景。










跳樓建中生患「亞斯伯格症」 父是大學教授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獲甄選入學方考取台大經濟系的建國中學李姓高三生,26日凌晨在淡水住處跳樓自殺,疑與女友懷孕有關;警方表示,死者患有「亞斯伯格症」,自殺原因有待釐清。
李姓高三生與劉姓女友在補習班相遇,認識約1年半,倆人日前偷嘗禁果,女方察覺身體有異,家長懷疑女兒懷孕,前晚要死者陪女兒去驗孕。25日晚間6點多,李與女友及對方家人共同到婦產科檢查,確認懷有身孕;雙方家長協調,由於兩人年紀都還小,決定人工流產。
得知女友懷孕後,李同學似乎情緒非常低落,傳給女友充滿負面情緒的簡訊「這世界的人事物不要與我有關,我會比較好過」、「也許這就是我期待的末日」 等等,當晚10點多,李母見兒子未歸,打電話詢問,李告訴媽媽他已到淡水捷運站正在等公車,不料這竟成了與家人的最後一通電話。

▲女友懷孕,建中男情緒低落跳樓自殺。
警方調查發現,之後李同學還傳了一封空白簡訊給女友,女友也回說:「幹嘛傳空白簡訊給我?」接著他就沒有再回覆,回到住家社區後,直接搭電梯上20樓跳下,留下悲痛 的家人與傷心的女友。
據了解,李父是淡江大學教授,李生在校喜歡唱歌,曾經參加流行音樂社,據社團學弟透露,李在社團一向獨來獨往,有點像「獨行俠」。警方調查,死者患有「亞斯伯格症」(autistic psychopathy,一種自閉性精神狀態),情緒較易激動,但自殺原因仍待調查。
根據國際精神醫學會的鑑定標準,亞斯伯格症的特徵通常會在幾個方面顯現出來:
●社交互動方面:較喜歡獨處;眼睛沒有正視他人;不善於處理衝突。
●溝通能力方面:語言發展良好,但不善長控制音調或音量;缺乏表情、內容偏愛有興趣的主題、不善判斷肢體語言、或理解別人的笑話。
●思考方面:傾向機械性的操作活動如收集、組合或拆除;喜歡例行性事務,不喜歡變化。
●大動作協調困難。

原文網址: 跳樓建中生患「亞斯伯格症」 父是大學教授 | ETtoday社會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27/50144.htm#ixzz3G2kCSEVP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ETtoday新聞雲提醒,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 作者葉文忠的其他文章在他的個人部落格上http://jamesyeh1963.pixnet.net/blog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更多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
「也許這是我期待的末日」女友懷孕 建中生被念跳樓死
跳樓建中生患「亞斯伯格症」 父是大學教授
建中生跳樓 女友PO文「好想和他一起走」
建中校長的一封信:希望不會再失去任何一個孩子

原文網址: 給孩子生命教育 先教他們禱告吧! | ETtoday名家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29/50639.htm#ixzz3G2jC0wbH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最恐怖情殺!淡水小開176刀殺女學生 死刑定讞未執行



最恐怖情殺!淡水小開176刀殺女學生 死刑定讞未執行


東森新聞記者呂儀君、張仲華/新北市報導
台大高材生張彥文砍殺前女友,這起情殺案讓人聯想到14年前發生在新北市淡水的一起命案。建設公司的小開王鴻偉追求女學生不成,竟然狠心砍她176 刀,再棄屍荒野。雖然2009年他被判處死刑定讞,但至今還沒執行。這些恐怖情人為了私慾下毒手,毀了女孩們的人生,死者家屬痛罵,兇手害他們家不成家。
2004年6月,王鴻偉面對媒體鏡頭,說了一句「我在此向對方家屬他們致上最深的歉意」,但致上歉意,無法將他犯的錯一筆勾銷,他是淡水知名建設公司的小開,開著賓士車追求女學生張雅玲,求愛不成後竟然狠砍她176刀,屍、首幾乎分離,這場死別是張家人無法撫平的痛。
2010年5月,張父受訪時表示,「整個家庭被他害得家已不成家,每一次看人家在團圓,我們怎麼辦?」14年來,張家人忘不了那一天──2000年9月26日,王鴻偉趁張雅玲出門的時候,開車將她撞昏,塞進後車廂,一路開往山區。
途中,他打開後車廂,發現被害人在掙扎,即拿預藏的西瓜刀狠砍176刀,棄屍在草叢裡。之後,一位除草工人發現張雅玲的遺體,立刻報案,警方追查發現王鴻偉涉嫌重大,但他卻一再否認,最後警方在他的指甲縫裡採到血跡反應,他才伏首認罪。
王鴻偉載運遺體的車輛被拖來拖吊場,當時曾經發現不尋常的現象。監視器拍下後車廂的蓋子在晚上四下無人的時候,突然自動開開關關,讓人不免產生聯想,但也有人認為只是卡榫鬆脫,蓋子彈起來而已。
被害人在20歲的花樣年華,就慘死的恐怖情人手裡,王鴻偉在2009年被判處死刑定讞,但5年過去了,至今還沒執行,對於張家人來說,死刑無法挽回逝去的生命,但起碼能給家屬最深切的安慰。

原文網址: 最恐怖情殺!淡水小開176刀殺女學生 死刑定讞未執行 | ETtoday社會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925/405602.htm#ixzz3G2ieyF9z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葉文忠/狂魔殺人的三種病毒 台大宅王張彥文事件



葉文忠/狂魔殺人的三種病毒

文/葉文忠
又是一件讓人痛徹心扉的殺人事件,台大高材生張彥文,狠心屠殺女友四十多刀,殘忍手段不遜於鄭捷,如同蔭屍行走街頭,這畫面一直在社會上重覆出現,我們的大學生究竟怎麼了?

▲張彥文頂著台大高材生的變態情殺,震撼社會。(圖/東森新聞提供)
恐怖情人的殺人新聞全世界都時有所聞,無非是因為佔有慾,但此次之所以引起大家驚愕,無非是「台大高材生」。越是高學歷,越是低EQ,「只要我喜歡 有什麼不可以?」、「得不到,那就玉石俱焚!」這是這些年社會動盪,給我越來越深的體悟。近年社會都稱那沒有經歷人生挫折一路順遂的人為「人生勝利組」, 今天,「勝利組」都做出如此兇殘而剝奪他人生存的事情,新世代衍伸出的社會病,比我們想像的還嚴重。
這個病,來自三個關鍵病毒:
其一,零級的挫折承載力
張彥文一路建中、台大名校畢業,顯赫的學歷,卻在校園裡都學到了什麼?他是學土木工程的,知道如何築堤,如何疏導水患,阻止潰堤,卻不知如何修繕自己的防波堤,挫折讓他輕易的在人生難題中潰堤。由各方報導不難發現,他成長的過程除了學會了更自我,沒學會還有他人,沒學會「尊重」才是兩性關係最重要的磁石
分手前,他去了日本清水寺求了籤,求得七十三籤:
久暗漸分明 登江綠水澄
芝書從遠降 終得異人成
這是一個好籤,意諭黑暗即將過去,和女友關係最終撥雲見日,他臉書寫著,「否極,泰就會來了吧?」結果這並不是他努力的目標,反而選擇粉碎。何謂否 極?就是易經的否卦,境遇糟到了極點,張彥文「否」的承受點太低,泰卦還沒到,人已崩毀,選了下下籤的路走。超市買刀代表「萌殺機」,背後毫無理智控制著 自己的不甘,一個高材生,不會不知道若殺了人,自己也一併走向毀滅。

▲張彥文求得良籤,確依然選擇下下籤的路子。(圖/翻攝自臉書)

李安詮釋《少年Pi》面對人生的威脅與困難,Pi才是真『否極』,卻堅強的活了下來,看了電影,我們都會透過李安感受那生命的力量。台灣的一個個少 年Pi們,人生起步,先跳懸崖,一次次出現自毀前途殺人越貨的事情,絲毫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挫折,不懂得「失去」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之一,還談什麼未來?
我前文「給孩子生命教育,先教他們禱告吧!」說過:生命教育裡最重要的課,該是轉化挫折那個大疙瘩,不讓負面的病菌繁衍成腫瘤。多數悲劇的孩子是因為沒有人生的信仰,如果能把某個宗教當作他們的避難所,何樂不為?讓他們自己產生「再大的事都有『天』頂著!」渡過危機,林書豪不正是個典型的例子?

其二,家庭、學校、社會三大教育環境的全面失靈
張彥文打電玩打出「台大宅王」的封號,對「宅」字,我無法視為誇耀詞,背後其實是黑暗隱晦的,「宅」是讓人際迅速疏離最恐怖的關鍵字。而疏離,總是走向負面情緒的源頭。
「宅」孩子的第一個製造者來自父母的放任,第二在於學校只重視學科,沒有有效的人格歧路的預警,第三則是社會價值觀與媒體的迅速沉淪,灌輸著孩子成長時汲取的關鍵養份。張彥文的兇殘,只證明了這個孩子成長在「只有自己最大」的吹捧中。3C的發展帶來了「宅經濟」,也帶來了更多負面黴菌的滋生環境。以前男女之間緣盡了,可能至此失聯,時間與距離是最佳修復劑,今日所有的通訊軟體,讓連結依然存在,緣不盡,依戀便不斷,憾事就有機會發芽。
種種跡象顯示,張彥文預謀殺人,面對「愛人」竟可冷血砍殺四十多刀,確始終對自己下不了手,面對訊案,辯稱自己一時控制不住而殺人,求人為自己傷口換藥,這種guts,道盡這高材生布丁般的肩膀,學歷高又如何?這種人就算沒犯案,入了社會,是福還是災?
父母無力,社會無藥,人生無望的黑暗深淵,藏在校園各個角落,十二年國教正在推動,跌跌撞撞,全國唾棄,稍一檢視,多少抗議的父母是因為孩子明明成績好,卻進不了「名校」而咒罵,「德、智、體、群」只剩「智」留存家長心中,孩子好成績入好學校,就是個完美的小孩,卻沒發現我們到底教出了多少小皇帝?父母自小讓孩子予取予求,不教「割捨」與「謙虛」,只教會了孩子無限放大了「我」,教會自負,自我未得滿足,世界都是罪人。
其三,愛情韌度的蛋殼化
為何會失戀?這沒道理可講,感情事,是男女兩方體會給的甜度,會不會成為家人看緣分,成不成都該成為一劑人生補藥,讓人可以更茁壯更成熟,「分手」 經驗是大部分人的人生一部分,所以絕對不是末日,「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吃到的是哪一種口味。」(取自:阿甘正傳)
沒挫敗過,不會學懂愛,真愛上了,就會無償的付出,愛情若還能挑斤減兩討價還價,不是真愛,只是速食;真懂愛,心愛的人離開,哪怕萬般不捨,也會帶著祝福送行,無盡的「佔有慾」是把自己無限放大,把對方無限縮小,把愛逼上變形。更何況分手不是挫敗,更非不可逆,只是給互相多一個選擇權,就像謝霆鋒與王菲,誰說分手後不能復合?
多數人的失戀,不會比《浩劫重生》(Cast Away)裡的查克(Chuck)更慘,荒島四年,好不容易活了下來,苦苦思念的女友已是人家的老婆。電影留下最經典的一句話:明天太陽依然升起,誰知道潮水會帶來什麼?
「愛」的珍貴在於軌跡,如同江河,源頭是泌泌涓流,之後滔滔湧浪,若緣份不到,最終也是乾涸,父母必須教會孩子,「愛」的任何變質,都是「失去」,所以必須學習失去,感受失去,接受失去。懂得失去,自然懂了珍惜,相對的,不管談過多少戀愛,對於前緣的情人,要能感謝曾給過的感動,都是一輩子的珍藏。

▲「愛」的珍貴在於軌跡,學習失去,感受失去,接受失去,才懂得珍惜。(圖/翻攝自網路)
大陸有個順口溜:人生就像刷牙,一手拿著洗具(喜劇),一手拿著杯具(悲劇),不管好事壞事,人生本是一連串的「意外」組合而成,篳路藍縷方能啟山林,蘇東坡望兒「無災無難到公卿」,其實他比誰都清楚,無災無難的孩子是教不出公卿之質的。
張彥文變態的殺了口中的愛人,凸顯了這門生命教育的實習課,每個環節都走板,病毒正隨著環境巨大變遷而感染著下一代,找尋特效藥,你我都責無旁貸,否則最終我們得一次次面對這樣的驚悚。

● 作者葉文忠的其他文章在他的個人部落格上http://jamesyeh1963.pixnet.net/blog,目前為《ETtoday新聞雲》固定合作名家,更多葉文忠的精彩好文請見《ETtoday新聞雲‧名家專區》,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原文網址: 葉文忠/狂魔殺人的三種病毒 | ETtoday名家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926/405976.htm#ixzz3G2d9o0fV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語文遊戲 校名新解 有趣的姓氏語詞


http://blog.jpps.tc.edu.tw/lifetype/category/59/540  樂活語文

語文遊戲

Published on 04/23,2009
    以下是十二年前和學生一起玩的趣味語文遊戲,登在當年的校刊。當時陽春的設計,現在閉眼回想,卻依稀可以聽到師生課堂間,不斷發出的歡笑聲呢!       
            然而對照時光的流逝,老同事的超額及學生人數的減少,也令人有不勝唏噓之感。      
趣味語文遊戲之ㄧ~有趣的姓氏語詞                                               
        小朋友,我們學校師生共有二千一百餘人,大家的姓氏都不完全相同,如果我們能把它結合成一個語詞,是不是會很有趣呢?請看以下的例子:       
      張羅   述   國   牛   絕    目   木    飯   眼   經   女      願  
  肥    大   門    條    子   頭    子    色    單    史書   祥     單   示  
 其    難   香   天   必   負   重   天   嚴   明    續   塊  錶   
 水   片   苦   雲   說   舟   洲    桃      暖   父   性  
匙   夫   子    事   僑  話   帽   匹      福   肅   理   服  周到
     
        怎麼樣啊!你找到自己的了嗎?如果沒有,可別見怪喔!因為「人海茫茫」,姓氏何其多,難免也會有遺珠之憾!接下來,讓你來試試看,連連看囉,看誰最快,加油!
ps:作答原則---要讓每個詞都有「美滿的歸宿」喔!
  1.杜     2.       3.    4.牛    5.全   6.     7.唐    8.賀    9.紀  10.徐   11.包  12. 
 A.錄   B.禮    C.隻    D.泳      E.絕       F.娘     G.捨     H.部     I.願    J.詩    K.怪     L.辦   
 
 趣味語文遊戲之二~有趣的校名新解                                            
        小朋友!你知道太平市有多少小學嗎?答案是十一所。你猜對了嗎?這些校名,經過語文組同學們的腦力激盪,竟然也可以脫胎換骨,變成令人莞爾的解釋,有趣嗎?另外,也有兩所小學,聽說也即將成立。那就是長億新平國小,對於這兩所新學校的校名造句,我們就留給你去發揮你的創意和想像力囉!
1.    太平:太子的老婆喜歡唱平劇。
2.    建平:建立一個新太平的桃花源。
3.    東平:東方有個平凡的白雪公主。
4.    頭汴:頭目帶我們到汴涼相親。
5.    新光:新年到來,大家都穿著光鮮亮麗的衣服。 ]
6.    坪林:坪數不大的花園,林相卻很豐富。
7.    光隆:光頭的兒子,頭上貼了一塊撒隆巴斯。
8.    黃竹:黃鶯最喜歡吃竹筍炒肉絲。
9.    中華:中央大學裡,有座華麗的圖書館。
10.   宜欣:宜人的天氣裡,適合外出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11.   東汴:東方不敗已經在汴京出現了。
12.   長億:
13.   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