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喜歡就是那把鑰匙:不擅長的事就不會喜歡,喜歡之後就會開始擅長



http://mr6.cc/?p=16867

喜歡就是那把鑰匙:不擅長的事就不會喜歡,喜歡之後就會開始擅長


April 29th, 2016, 目前尚未有留言,


一位朋友,原本閉塞又害羞,和他聊天,聊不上兩句。因為同樣在一個專案裡面,熟了,才知道他人其實蠻有趣的,但他就是有一個障礙,沒辦法和陌生人閒聊。
最近再次遇見他,嚇了我一大跳!
竟然,他變、得、超、多、的!
他變成非常會講話、很愛social,到現場只見他將所有人打點得好好的;大家又吃又喝,到了晚上十點多,我已經非常疲倦,他還是興致盎然、完全不累的樣子。
散會後,我和他留下整理東西。
不禁問他,喂,你怎麼變這麼多?
是什麼讓你改變的?
參加了心靈團體?
報名口才訓練班?

還是遭逢什麼重大變故?
讓你整個人變得這麼「愛講話」?
他淡淡的說:「就是……讓自己開始喜歡啊!」
喜歡?
「你以前不是最討厭和人聊天,怎麼會開始『喜歡』它呢?」我好奇的問。
「不能推掉,『只能』喜歡它啊。」他笑說。
突然我領悟了。
沒錯,不能推掉的,你明明知道,沒有它,就沒有未來,這時候,唯一的一條路,真的就只剩下這一條──想辦法開始「喜歡」它。
你可以強迫自己去「做」它,但效果不會好。
你可以勉強自己去「執行」,但自己會反抗。
這時候,轉個念,開始「喜歡」,然後就再也不必傷腦筋,它自己就會開始動了。
當你開始擅長,感受到自己「也不賴」,會更喜歡。
喜歡之後,又會更擅長。
於是,這部份就愈做愈棒了。
高中的時候,我其實比較擅長文科,也是在短短的兩年內,就靠讓自己去「喜歡」原本最討厭的物理、化學、以及數學,成績進步很快,後來喜歡理科甚至多過文科。
怎麼喜歡?
當時我是想,這些東西,總是有人喜歡的,所以喜歡不是難事,天下總有人喜歡。
「那,」我又問這位朋友:「你是怎麼開始喜歡和陌生人聊天的?」
他說,有很多方法。
其中之一,就是感受到認識新朋友的新鮮感,他說,以前的恐懼,就轉換成有趣了。
再來,是感受到和新朋友對話,可以學到很多事情,這樣就抱著學習的心情,又更喜歡和陌生人講話了。
最後,再瞭解到新朋友可以帶來明天更不一樣,帶來一些驚喜,抱著經營人生或職涯,多認識對自己總是好的。自此,真的非常非常喜歡和陌生人說話了!
自從摸出「喜歡」的原理之後,我這位朋友好像變得很開朗,因為他什麼事都以「喜歡它」去解決。於是他真的喜歡他的一切,從他的朋友、他的工作、他的住家、他每天生活、還有他的鄰居、他的女朋友,以及他女朋友的所有的朋友……。總之,他喜歡每一樣事情。
突然,他讓我想到好多。
原來,喜歡就是「成功之鑰」──不擅長的事就不會喜歡,喜歡之後就會開始擅長。
我們都很欠「喜歡」;還有好多東西,我們可以立即開始「喜歡」,也就立刻變強起來!
好課城開立新職場課程,位子有限,儘快報名!!
推薦課程首創「做一個適合的選擇」課程
兩小時分析決定過程背後的複雜糾結、盲點與真相,課後讓你果斷做出你一生最重要的決定

「永不放棄不見得是永不放棄,一直放棄也不見得是虎頭蛇尾。」學姐說:「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堅持。」
放棄,也是一種堅持?
第一次聽,好怪。
再仔細想想,真是太有道理了。
我們總是被教導,進入一份工作,不能隨便放棄。
學習一樣事情,不能見苗頭不對就跑掉。
和一個人交往,更不許吵幾次架就閃離。
總之,我們被教導,當一個人「不堅持」,他就不太可能走到最後的成功。畢竟國父革命11次,愛迪生試了6千多次,不是嘛?
錯!問題就在,堅持,是堅持要走「對」的路,而不是堅持「每一條路」。所以,真正堅持的人,反而會一直「放棄」。
看到這份工作不太對,立刻放棄!
感覺這位對象不適合,快快放棄!
發現這條路看不到未來,說放棄就放棄!
做一個堅持或放棄的決定雖然放棄,但卻是在堅持──堅持找到那一個「最好」的人、那一份「最好」的工作、那一條「最好」的路。
世界上有太多的不敢放棄,也不敢放心接受,心中掛著一個大大的難以下手的決定。如果你能明快的做一個選擇,人生一定更美好。好課城最新企畫「做一個適合的選擇」課程,專門協助學員在短短兩小時之後可以得到足夠的能力,真正去做一個「對」的決定。
座位限額8~12人小型對談課程,讓你看到你一直看不到的盲點,讓你做一個「對」的決定,成為你人生所得到過的,最棒的禮物。
趕快點擊連結報名這堂搶手課程,做一個選擇,滿了要等下一次。
(本文為舊文分享,圖片來源: daniellehelm link)

「兩顆樹」你會選擇砍哪一棵?看懂的人,將來的成就肯定不同凡響啊! 2016-03-31 這學期的第一門課,老教授在同學的注視下緩緩走入教室。他沒有打開課本,只是隨口丟了個問題出來:「如果你去山上砍樹,正好面前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細,你會砍哪一棵?」 image: http://tw.ptt01.cc/zhtw/c031/Image/20160331/6359500647129683524925039.jpg 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說:「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楊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 大家一想,紅松比較珍貴,於是紛紛改了答案:「當然砍紅松了,楊樹又不值錢!」 老教授依舊帶著笑容,又拋出了問題:「那如果楊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七歪八扭,你們會砍哪一棵?」 這時大家有些猶豫了,但大部分的人還是選擇了楊樹,畢竟紅松彎彎曲曲的,什麼都做不了! image: http://tw.ptt01.cc/zhtw/c031/Image/20160331/6359500650613353429593476.jpg 老教授目光閃爍著繼續開口:「楊樹雖然筆直,可由於年頭太久,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 雖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蘆裡頭賣的什麼藥,但大家還是仔細思考後回答:「那還是砍紅松,楊樹中間空了,更沒有用!」 老教授緊接著問:「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 大家索性不去考慮太多,憑著直覺回答:「那就砍楊樹。同樣沒啥大用,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image: http://tw.ptt01.cc/zhtw/c031/Image/20160331/6359500654544696608294731.png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楊樹之上有個鳥巢,幾隻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於,有人舉手發問了:「教授,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測試些什麼呢?」 image: http://tw.ptt01.cc/zhtw/c031/Image/20160331/6359500663523151312926116.jpg 老教授收起笑容,說:「你們怎麼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麼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於你們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楊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了!」 想想看,一個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標,做事的時候才不會被各種條件和現象迷惑。你的目標明確了嗎?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image: http://tw.ptt01.cc/zhtw/c031/Image/20160331/6359500669522013697608030.jpg VIA 如果沒有目標,你就無法堅定自己的心意,並且不畏辛勞的堅持完成。想想那些被你忘卻的目標,如今的你,是不是在踏往目標的這條路上前進呢?



「兩棵樹」你會選擇砍哪一棵?看懂的人,將來的成就肯定不同凡響啊!

  2016-03-31
這學期的第一門課,老教授在同學的注視下緩緩走入教室。他沒有打開課本,只是隨口丟了個問題出來:「如果你去山上砍樹,正好面前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細,你會砍哪一棵?」
image: http://tw.ptt01.cc/zhtw/c031/Image/20160331/6359500647129683524925039.jpg

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說:「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楊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
大家一想,紅松比較珍貴,於是紛紛改了答案:「當然砍紅松了,楊樹又不值錢!」
老教授依舊帶著笑容,又拋出了問題:「那如果楊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七歪八扭,你們會砍哪一棵?」
這時大家有些猶豫了,但大部分的人還是選擇了楊樹,畢竟紅松彎彎曲曲的,什麼都做不了!
image: http://tw.ptt01.cc/zhtw/c031/Image/20160331/6359500650613353429593476.jpg

老教授目光閃爍著繼續開口:「楊樹雖然筆直,可由於年頭太久,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
雖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蘆裡頭賣的什麼藥,但大家還是仔細思考後回答:「那還是砍紅松,楊樹中間空了,更沒有用!」
老教授緊接著問:「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
大家索性不去考慮太多,憑著直覺回答:「那就砍楊樹。同樣沒啥大用,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image: http://tw.ptt01.cc/zhtw/c031/Image/20160331/6359500654544696608294731.png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楊樹之上有個鳥巢,幾隻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於,有人舉手發問了:「教授,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測試些什麼呢?」
image: http://tw.ptt01.cc/zhtw/c031/Image/20160331/6359500663523151312926116.jpg

老教授收起笑容,說:「你們怎麼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麼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於你們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楊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了!」
想想看,一個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標,做事的時候才不會被各種條件和現象迷惑。你的目標明確了嗎?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image: http://tw.ptt01.cc/zhtw/c031/Image/20160331/6359500669522013697608030.jpg
如果沒有目標,你就無法堅定自己的心意,並且不畏辛勞的堅持完成。想想那些被你忘卻的目標,如今的你,是不是在踏往目標的這條路上前進呢?

Read more at http://cool.ptt01.cc/post_9492#ytMIUYfZs18lPopX.99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澳洲 : 基本知識


http://ahmoshc.com/media/21269/1419_oshc_guidebook_trad_chn.pdf

澳洲是世界第六大國,也是最大的島嶼。
1788
年英國人登陸澳洲並宣
佈其為英國屬地之前,住在澳洲的只有澳洲原住民。
1901
年澳洲成為
大英帝國的英聯邦成員。從此以後,澳洲便逐漸發展成為具有非常多元
文化以及充滿商機之地。
澳洲是民主國家,由每三年一任的民選總理管理,澳洲分成六個州和
兩個領地,各由州長管理。英國女王仍然是國家元首,並由總督在澳洲
代表。
澳洲
:
基本知識
布里斯班
昆士蘭州
(QLD)
新南威爾斯州
(NSW)
澳洲
首都領地
(ACT)
大堡礁
大澳洲灣
巴斯海峽
烏魯汝
約克角
卡卡杜
國家公園
維多利亞州
(VIC)
塔斯馬尼亞州
(TAS)
北領地
(NT)
西澳
(WA)
雪梨
堪培拉
墨爾本
霍巴特
阿德莱德
達爾文
伯斯
南澳
(SA)
4

原住民在澳洲 南半球白人樂土中被漠視的族群 文/中央社雪梨記者劉育敏


http://www.cnanews.gov.tw/service/magazine/cns/content_017/17-p68.htm


World Affairs澳洲大陸-原住民族
原住民在澳洲
南半球白人樂土中被漠視的族群
/中央社雪梨記者劉育敏(2059

在雪梨歌劇院旁觀光客雲集的環行碼頭(Circular Quay),隨時可見裸著上身、臉上身上畫滿了色彩鮮明圖案的澳洲原住民,一邊演奏著由尤加利樹幹製造的吹管樂器(Didgeridoo),一邊表演原住民舞蹈。

在觀光客一陣讚嘆外加鎂光燈不斷之後,他們把客人給的零散銅板收起來,開始為下一場表演做準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種獨樹一格的表演為澳洲帶來源源不斷的觀光客,卻沒有為原住民生活帶來顯著的改善,而依賴觀光客賞賜為生,正是澳洲原住民的寫照。

白澳政策下失落的一代

澳洲原住民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英國庫克船長一七八八年來到澳洲之前,原住民在這塊土地上生存了數萬年,並且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由於地理環境的隔絕,澳洲原住民的生活習俗和文化藝術至今仍然保存了濃厚的原始色彩。

但是在英國以及歐洲移民陸續抵達澳洲大陸之後,與隔絕的原住民開始被迫害、屠殺,甚至被逐出他們原來居住的土地。原來擁有澳洲大陸的原住民,在兩百多年後的今天,卻只全澳兩千萬人口的百分之二,而且是境內平均壽命最短、最貧窮、最常犯罪被逮捕的族群。

二○○二年的澳洲電影《孩子要回家》(Rabbit-Proof Fence),因為真實的演出了澳洲原住民在白人統治下的悲慘生活,以及白人政府令人髮指的原住民政策,不僅在澳洲掀起震撼,也在許多國際影展獲得大獎。

這部由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係根據廣獲國際認同的澳洲原住民作家莉絲皮爾金頓(Doris Pilkington Garimara)的小說悲慘的日子》(Sorry Day)改編而成,描寫她的母親、當時十四歲的茉莉(Molly)帶著妹妹和表妹逃離白人訓練營,沿著一道沙漠裡的防兔欄,靠著驚人的求生意志,經歷千辛萬苦,赤腳徒步走回一千五百公里外的家鄉和媽媽團聚的故事。

劇中所描述三個小女孩所遭受的一九三○年代「白澳政策」,即是指控白人政府強行將原住民小孩帶離家鄉,送到一千五百公里外的白人訓練營裡接受白人文化及教育,滅絕原住民文化的惡行。

這個官方政策,名為協助沙漠裡的原住民接受教育,實際上卻是要強迫原住民融入白人社會,然後逐漸和白種人通婚。當時甚至有一個研究報告指稱,這個政策只要實施三代之後,有色人種就會被完全白化,使澳洲成為一個純正的白人社會。

根據統計,當時大約有百分之十五的原住民兒童被強行帶走,而這個拆散原住民家庭,甚至不准純種原住民之間通婚的政策,竟然還實施了數十年之久,直到一九六○年後期才徹底取消。而這段期間被強行帶走的兒童,日後就被稱為「失落的一代」(The Stolen Generations)。

定居數萬年終於變公民

由於原住民的教育程度低落,加上不能適應歐洲白人移民所建立的社會,於是自然而然被驅逐到偏遠的地區。惡性循環之下,原住民和白種澳洲人的距離越來越大,而在長期缺乏政府的照顧之下,他們的生活水平也比不上後來才抵達澳洲的亞洲和中東移民。

很難想像已在澳洲大陸生存數萬年的原住民,直到一九六七年一次全國公民投票之後,才正式被澳洲政府承認為澳洲公民,開始有投票權。

從此原住民開始為他們應有的土地權益奔走,但是終究無法和在近兩世紀才到達澳洲的歐洲白人政府相抗衡。直到一九七六年,聯邦政府終於通過一項原住民土地權法案,不過對許多教育程度低而且不諳世故的原住民而言,想要收集足夠的證件和資料來取得他們應有的土地權,根本比登天還難。

澳洲政府接著在一九九一年設立了原住民和解委員會,負責融合原住民和白種澳洲人之間的歧見。一九九七年澳洲人權委員會在多年調查之後,發表了一分長達近七百頁的報告,認為白人政府強行拆散原住民家庭的行為,實際上就是打算將澳洲原住民滅種。

這份報告認為這個長達數十年強行帶走原住民兒童的政策,導致原來已經屈居弱勢的原住民,在社會中的地位更顯卑微。而目前許多原住民的磕藥、飲酒以及暴力行為,都和這個政策有直接或是間接的關係。

雖然人權委員會認為當局應向原住民道歉,並且付出賠償金,但是執政黨卻以這個錯誤乃是前政府,也就是現今的反對黨所造成,因此不願道歉。

雖然原住民是澳洲的老祖宗,獨特的原住民藝術品也為澳洲帶來不少旅遊外匯,一般人對原住民的觀念多半還是制式的喝酒鬧事。但是在被白人政府漠視甚至歧視長達兩百多年後,澳洲原住民想要達到一般澳洲人的生活水平,恐怕是遙遙無期了。

原住民失業率高薪資低

根據一項聯邦政府調查報告,原住民的失業率雖然從一九九四年的百分之三十八降低到二○○二年的百分之二十三,但是這和全國失業率比起來還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因為澳洲的失業率大概維持在百分之五左右。

在這八年內,接受高等教育的原住民增加了一倍,但是他們的薪資還是相當低,平均只有非原住民百分之五十九。雖然健康狀況普遍提高,原住民的壽命還是比澳洲其他居民少了二十年。

原住民最多的北領地情況則更糟,雖然靠政府補助過活的比例在八年期間減少了百分之九,但是那裡的原住民平均週薪為三百二十九澳幣(約新台幣七千五百元),還不到非原住民週薪七百五十五澳幣的一半。

由於經濟以及生活習慣的關係,在風景如畫的雪梨,幾乎看不到原住民的面孔。而唯一可以看到他們的地方,就只有在環行碼頭旁的街頭表演。

祖先曾經是澳洲的主人,而今後代淪為街頭藝人,澳洲原住民的故事讓人對白種人的種族政策和社會控制不寒而慄。

圖說

受到國際認同的澳洲原住民作家莉絲皮爾金頓(右)將她母親逃離白人訓練營的故事寫成小說,但她在「全國哀傷日」(National Sorry Day)的集會中指出,「和解比政治議題來得更重要」。(圖/歐新社)

澳洲原住民社會地位卑微,失業率高而薪資低,衍生許多磕藥、飲酒以及暴力行為,跟過去白人政府強行將原住民兒童帶離原住民部落的「滅種」政策有關。(圖/歐新社)

消失中的英國殖民國旗 紐西蘭 2016 青海 暑期 教材 澳洲




http://www.sameway.com.au/%E6%AF%8F%E9%80%B1%E8%A9%B1%E9%A1%8C/%E6%B6%88%E5%A4%B1%E4%B8%AD%E7%9A%84%E8%8B%B1%E5%9C%8B%E6%AE%96%E6%B0%91%E5%9C%8B%E6%97%97/

消失中的英國殖民國旗

featured Aus flag消失中的英國殖民國旗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維基百科、新西蘭政府官方網站
新西蘭現在的官方國旗從1902年開始,已經超過百年歷史。這面以寶藍色作背景、左上角為英國國旗、右側為南十字星座的國旗,很可能在未來一兩年內 成為歷史。新西蘭國旗上的英國米字旗,代表一段殖民歷史,在多個國家中的國旗中亦曾出現過。但英國殖民的時代已經結束,不同曾被英國殖民的國家亦紛紛更改 國旗,抹去這個象徵被英國統治的符號。現在在左上角有英國國旗的國家國旗寥寥可數,隨著英國殖民時代的結束,這款國旗會否逐漸變成歷史?


在上年贏得大選、順利連任的新西蘭總理約翰.基(John Key)曾在連任後宣佈,會就轉換國家國旗圖案,舉行全民公投。而近日就進入了公投的第一階段。新西蘭政府從10293份設計圖中,選取了五個候選新國旗 設計讓國民投票。而獲最多人支持的設計,將會於下年四月,再進行第二階段公投,挑戰現有的新西蘭國旗。如最終挑戰成功,新西蘭現在在左上角有英國國旗的官 方國旗,將會結束其超過百年的歷史。
新西蘭現在的國旗已經有過百年歷史,有甚麼原因讓新西蘭政府動了換國旗的心思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它的設計和澳大利亞國旗長得太像,常常被外人搞混 了。例如它們都選擇了只能在南半球的夜空才能看到的南十字星座作為標誌,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國旗左上角都有英國國旗。另一個原因當然是想進一步抹 去殖民時期的色彩。 總理約翰•基曾表示表示:「我相信現在是適當時候讓新西蘭人民去考慮改變國旗的設計,從而更好的反映我們作為一個現代、獨立國家的現狀。」其言論成好反映 新西蘭政府對抹去殖民時期色彩的一個想法。
新西蘭民眾並不賣賬
要求更換國旗的聲音,在新西蘭獨立後一直存在,但從未成為主流。在1973年、1979年和1988年,當時新西蘭均出現更換國旗的聲音,但收效甚 微。在2005年,一份更換國旗公投請願書只徵集到10萬民眾簽名而被迫撤銷,距離合法提出公投人數的27萬人,一半也不及。而今次更換國旗,新西蘭的民 眾看來繼續不賣賬。根據新西蘭傳媒所做的調查,在2015年4月,反對換旗的人數高達70%,支持的人只有25%,反對者人數依舊遠超於支持者。
事實上,許多新西蘭民眾認為現有國旗正好反映了新西蘭和英國間從過去到現在的親密關係,其殖民歷史更不應被抹去。退伍軍人組織是其中最大的反對聲音,他們 指在現有國旗下,新西蘭人經歷過許多戰爭,超過32000 名新西蘭人在這面旗幟下獻出生命,認為更換國旗是對老兵和逝世者的不尊重。更有不少新西蘭民諷刺政府花了大量金錢去更改國旗,但並沒有反映他們的祖先和文 化遺產。看來這耗資接近2500 萬新西蘭幣的公投,最終只會徒努無功。
澳洲國旗會否除去英國國旗?

英國自19 世紀開始,不斷擴張其版圖,不少地區國家均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但自二次大戰後,陸續有國家脫離英國管治,正式獨立。而現時已經獨立的國家,但在國旗上仍英國國旗圖案的國家只餘下四個,分別是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已宣佈新國旗會除去英國國旗圖案)和圖瓦盧。

如果今次新西蘭政府的公投成功,會否引發連鎖效應,令澳大利亞都計劃更換國旗呢?相信澳洲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跟上其步伐。澳洲雖然屬於英聯邦,與英國擁有 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澳洲近年有意「亞洲化」的趨勢卻是有目共睹。在二零一二年底,澳洲政府推出了「亞洲世紀中的澳洲」(Australia in the Asian Century)的白皮書。該文件的內容目的就是要讓澳洲和亞洲的距離拉得更近。從澳洲的生活中,我們更容易感覺得出來。當我們觀看澳洲網球公開賽,他的 賽事徽號會提醒你它是亞洲和太平洋的賽事。而澳洲國家足球亦在亞洲地區打滾多年。對年青一代的澳大利亞人來說,他們也更趨向於對自己亞洲身份的認同,多於 英國身份。更何況,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澳洲漸漸脫離英國的民族身份,普遍民眾都有一個覺悟,就是澳洲不是大英帝國的一個註腳。因此未來的澳洲國旗上,沒 有了英國國旗的圖案,絕對不出為奇。
中國國旗的演變

國旗可說是西方主權國家的產物,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國旗的概念是到晚清時期才出現。但中國歷史上亦經歷過三次換旗決定。中國歷史上第一支官方國旗是黃龍 旗,但原來黃龍旗本身是三角形版本的。在晚清時,清政府和西方國家的交往日益增多,依照當時的海上國際慣例,商船需懸掛國旗方能進行貿易,否則被視為海盜 船。因此清政府避免誤解,而設立黃龍旗。但又因考慮到方形龍旗與八旗中正黃旗接近,故改成三角形。而之後清政府發現三角形的旗與西方各國軍艦上的國旗皆不 相同,為了和國際接軌,經批准後李鴻章便將黃龍旗改為長方型。

但當時黃龍旗並不算是官方國旗。李鴻章在同西方列強同場的外交活動中,看到西方列國懸掛國旗,可是中國並沒有,認有有失中國「大體」。於是他上奏慈禧太 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中國政府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李鴻章上呈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最後決定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旗,亦是中國歷史上第 一支官方國旗。

而到1912年,孫中山雖倡導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但五色旗在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認同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而青天白日滿地 紅旗則定為海軍旗。而五色旗的五色分別象徵中國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也是五行學說代表五方的顏色。其後因當時北洋政府政局混亂,作出很多喪權辱國 的行為,令五色旗聲望下滑,故在 1928 年國民黨北伐成功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台灣沿用至今)便立即取代五色旗。而在經國共內戰後,中國共產黨正式接管中國,經六個草案後,便將國旗定為五星紅 旗。
台灣亦有更換國旗聲音

而今次新西蘭更換國旗的事件,在台灣地區亦引起一些迴響,有台灣網友表示羨慕能夠自己選國旗。確實,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台灣社會上的評價不一。部分泛藍或 國民黨支持者對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有很大的認同感,但綠營的支持者則認為該其帶有中華民國殖民意味。綠營的支持者認為在經歷二二八事件後,該代表中華民國政 府的旗幟沾滿血腥,而且左上角的國徽(則青天白日)亦是國民黨黨徽,帶有一定的政治意味。但由於要確立台灣是個主權國家的位置,他們才無奈地接受該旗為台 灣國旗。所以在部份台灣人心目中,更換國旗也許是他們心願之一。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精神象徵,同時也代表其歷史痕跡,甚至是政治取向,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要更換一支使大部分人都滿意的國旗,絕不簡單。

十八世紀澳洲與英國的關係~ 2016 青海 教材 暑期





十八世紀澳洲與英國的關係如何移民英國 十八世紀澳洲與英國的關係~(20點) 

(1.)資料一:紐澳早期曾受"英國殖民"因而雖遠離歐洲,卻充滿歐洲色彩。
(2.)資料一:澳洲十八世紀後期,流放犯罪與移民帶來疾病,導致原住民數量大 為減少。

我要問的是
英國在澳洲殖民的那段歷史 
1.與地理大發現有關嗎 
2.英國在流放罪犯的同時,中國與英國當時的互動是如何((例如~阿美式德...鴉片戰爭..)) 
3.流放犯罪與移民))=>詳細敘述 .. 感謝 

1.有關。

15世紀末地理大發現後舊帝國主義盛行,那時英國即已加入拓展殖民地的行列,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逐漸取代西葡的海上霸權,但到19世紀才成為擁有最多殖民地的國家。

2.18世紀,中國在清康熙末年馬加爾尼第一次出使中國,洽談兩國商務關係,因禮儀爭執被逐出京城,所提通商也因“不符天朝體制”而未被接受。
20年後阿美士德東來,以祝賀乾隆80大壽為名,再次提出平等國交及通商要求,仍因不肯行三跪九叩之禮而不歡而散。

3.澳洲成為英國殖民地後,英國人則以種族優越理論認為英國人為世界上最優秀之種族,因此非英國人之劣等民族不應在英國政府統轄之土地上生存(很像希特勒的理論),遂行白澳政策,嚴禁任何非白人之民族遷入澳洲。

這是移民的部分。

又因澳洲這塊大陸距歐洲遙遠,是一個孤立的地方,英人除了在此殖民,也把這裡作為本國人犯罪流放的地方。
但因歐洲人來到澳洲水土不服,又把歐洲的疾病傳入澳洲,就跟西班牙人進入美洲,帶入有的沒的傳染病,害死一堆印地安人一樣,澳洲當地居民因此銳減。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1813490 如何移民英國

澳洲歷史 青海 2016 暑期 教材

查kw     澳洲  英國 /美國/中國/印尼  關係
              


http://www.australia.com/zh-hk/facts/history.html
了解這個永恒的原住民大陸以及它如何成為英國殖民地,後來又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多元文化國家。

原住民夢想一個永恒的大陸 

澳洲的原住民已在澳洲獨特而富有挑戰性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和繁衍了五萬多年。澳洲的原住民據信是最近一次冰河時期從東南亞乘船來到這裏的。到歐洲人踏 上這片土地時,有多達一百萬的原住民生活在這片大陸的 300 個國邦或部落裏,講 250 種語言和 700 種方言。那時,原住民靠打獵和採集來生活,他們也會到處旅行進行貿易、尋找水源和季節性土產,以及進行宗教儀式和圖騰集會。 那時和現在一樣,每個部落都與某一片特定的土地有著精神聯系。
盡管他們的家鄉不同(從內陸的沙漠、熱帶雨林到冰雪覆蓋的山脈),但是所有的原住民都對永恒而神奇的夢幻時期有著共同的信仰。根據澳洲原住民神話, 圖騰神靈祖先創造了生活的種種。這些神靈祖先透過原住民文化的每個方面繼續將大地、自然現象、部落領地、遠古、現在和未來聯繫到一起。

英國帶來大批囚犯 

“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是歐洲探險家發現的最後一塊大陸。當時,這片土地充滿神秘色彩,為人所津津樂道,再加上自然資源豐富,吸引了探險家們航海涌入這塊未 知的土地。直到 1770 年庫克•詹姆斯船長(Captain James Cook)登陸波坦尼灣(Botany Bay),歐洲人才正式宣稱對這塊南方大陸擁有主權。

為了解決英國境內監獄過度擁擠的問題和美國革命對英國造成的破壞,探險家兼植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建議將新南威爾斯(New South Wales)作為新的囚犯殖民地。

1788年1月26日,由11艘船隻組成的第一艦隊(First Fleet)運載著1500人(其中一半是囚犯)抵達悉尼港。流放囚犯的政策直到1868年才結束,至此共有16萬名男女囚犯來到了澳洲。

從18世紀90年代早期起,自由移民開始涌入,但囚犯的生活十分艱苦。婦女隨時面臨性剝削的威脅,而男人則會因為像偷盜這樣的小罪行而被判絞刑。對於原住民來說,土地被剝奪、以及外來病毒引起很多疾病和死亡,破壞了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習慣

搶佔土地的人在大陸上節節推進 

到19世紀20年代,許多士兵、軍官及釋放犯已將從政府獲得的土地逐漸轉變為農場,經營得十分興旺。澳洲有廉價土地與大量工作機會的消息不脛而走, 吸引了越來越多船隻,滿載著來自英國的富於冒險精神的移民。移民們或搶佔土地的人開始更加深入原住民的領地 – 常常帶著槍 - 為他們的牲畜搜尋牧草與水。
1825年,由士兵和囚犯組成的一群人定居到靠近現代布里斯本的尤格拉人(Yuggera)的領地中。英國紳士於1829年定居柏斯;1835年, 一個搶佔土地的人航行至菲力浦港灣(Port Phillip Bay),並選擇了目前墨爾本的所在地。與此同時,一間為與囚犯無任何瓜葛而自豪的英國私人公司在南澳州設立了阿得萊德殖民地。

淘金熱帶來財富、移民及叛亂

1851年,新南威爾斯與維多利亞中部發現金礦,這吸引了來自殖民地的數以千計的年輕男子與一些敢於冒險的年輕女子。同時前來的還有成船的中國探礦 者,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各路藝人、酒館老板、妓女和騙子。在維多利亞州,英國統治者試圖強行建立秩序 - 推行月許可證並派遣鐵腕軍隊 - 致使在1854年爆發了反獨裁主義的尤里卡叛亂。盡管在金礦區充滿暴力,但黃金與羊毛所帶來的財富吸引了大量投資紛紛涌入墨爾本與悉尼,到19世紀80年 代,它們已成為了充滿時尚氣息的現代城市。

澳洲建國

1901 年1月1日,澳洲六個殖民地聯合起來,組成了聯邦國家。如今,澳洲由六個州和兩個領地組成,每個州和領地都有自己的議會、旗幟和花卉標誌。婦女於1902年獲得了投票權,1907 年設定了最低工資。

澳洲人參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澳洲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1914年,澳洲男性人口不足300萬,而其中有近40萬人自願參軍。估計有6萬人陣亡,數萬人受傷。為 了克服悲傷,20世紀20年代掀起了一陣潮流,帶來了新型轎車、電影院、美國爵士樂和電影,以及對大英帝國的熱衷。1929年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來臨時,社會與經濟分化進一步擴大,許多澳洲金融機構倒閉。體育運動使國人暫時忘卻了困境,賽馬法雅納(Pharlap)與板球運 動員唐納德•布萊德曼(Donald Bradman)這樣的體育英雄獲得了近乎神話般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澳洲軍隊在歐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聯軍取得的勝利中作出了巨大貢獻。經歷過二次大戰的那代澳洲人由此為祖國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澳洲新移民適逢戰後繁榮 

1945年戰爭結束之後,無數來自歐洲與中東的移民來到澳洲,許多人在欣欣向榮的製造行業找到了工作。許多在男人們參軍作戰期間到工廠做工的婦女在和平時期仍然繼續工作。
20世紀50年代,隨著坎培拉附近山區的大雪山水利工程(Snowy Mountains Hydroelectric Scheme)等多個主要國家建設項目的實施,澳洲的經濟日益增長。澳洲主要出口產品(金屬、羊毛、肉類及小麥)的國際需求不斷增長,澳洲的市郊也繁榮起 來。住宅擁有率顯著上升,從1947年的僅為40%上升到20世紀60年代的70%以上。

澳洲政策放寬 

像其它許多國家一樣,澳洲接受了20世紀60年代的社會變革氣氛的洗禮。澳洲新的種族多元化、逐漸獨立於英國的統治以及對越南戰爭的普遍抵制,共同 營造了有利於政治、經濟及社會變革的氣氛。 1967年,澳洲全民公決以壓倒多數的贊成票同意聯邦政府代表澳洲原住民制定法律,並在未來人口調查中將原住民包括在內。由原住民與澳洲白人發起的猛烈的 改革宣傳至此達到了頂峰。
1972年,由律師出身的理想主義領袖高夫•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領導的澳洲工黨當選執政,結束了戰後自由黨和鄉村黨聯盟(Liberal and Country Party coalition)一統天下的局面。 此後三年間,由他領導的新政府結束了兵役制、廢除大學學費並引入免費的全民醫療保健。同時,還廢除了“白澳政策”、擁護多元文化主義、提出無過錯離婚原則 以及男女同工同酬。然而,1975年,澳洲總督以通貨膨脹和醜聞為由解散了該政府。在隨後的大選中,工黨遭遇大敗,自由黨–國家黨聯盟由此執政至1983 年。

自20世紀70年代起 

1983至1996年間,霍克–基廷工黨(Hawke–Keating Labor)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如解除對銀行系統的管制、澳元實行浮動匯率制。1996年,由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領導的聯盟政府在大選中獲勝,並分別在1998、2001及2004年重新當選。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政府頒佈了多項改革措施,包括稅收與勞 資關係制度的改革。2007年,由陸克文(Kevin Rudd)領導的工黨當選執政,提出了改革澳洲的勞資關係制度、氣候變化政策以及醫療保健與教育領域的議程。

紐省大學教學指南改寫澳洲歷史引爭議 青海 2016 暑期 教材 澳洲 國中 史觀 定居/入侵 侵略/佔領/發現/殖民 原住民



紐省大學教學指南改寫澳洲歷史引爭議

紐省大學(UNSW)一份面向大學本科生的土著術語教學指南改寫了澳洲官方歷史。(簡玬/大紀元)
紐省大學(UNSW)一份面向大學本科生的土著術語教學指南改寫了澳洲官方歷史。(簡玬/大紀元)

【字號】    
   標籤: ,
【大紀元2016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伊蓮澳洲悉尼編譯報導)紐省大學(UNSW)一份面向大學本科生的土著術語教學指南改寫了澳洲官方歷史,並因此引起各界廣泛爭議。

據每日電訊報的報導,這份名為《土著術語多樣性工具書》(Diversity Toolkit on indigenous terminology)教學指南稱澳洲是被「侵略」,而不是「定居」,因為「定居」一詞忽視了土著人土地「被盜」的真相。這份指南還同時否定了「土著 人」、庫克船長「發現」澳洲等廣被接受的說法。 這份被列為紐省大學部份本科生閱讀書目的指南認為,澳洲歷史應該被分成兩個階段,即「入侵前」和「入侵後」,而庫克船長(James Cook)「發現」澳洲的說法對土著居民含有冒犯之意。並且寫道,「土著人已居住了4萬年」的說法是不恰當的,他們應該是「自從夢境期開始以來。」

紐省大學(UNSW)一份面向大學本科生的土著術語教學指南改寫了澳洲官方歷史。(維基百科)
按照指南中的說法,「澳洲不是被(歐洲人)和平定居,是被侵略、佔領和殖民。」而「將歐洲人的到來描寫
為定居,是試圖從英格蘭海岸,而不是從澳大利亞海岸的角度看待澳大利亞的歷史。大多數澳大利亞土著居民會認為『發現』一詞有冒犯之意。」
指南建議,應用澳大利亞土著居民(indigenous Australian people)一詞替代目前的土著人(Aboriginal people)。另外,被公認澳洲有四萬年歷史的說法也被否認,因為這「為佔領澳洲設定了限制條件,並且傾向於支持移民理論和人類學假設。」
並不是所有學者都認可指南對澳洲歷史做出的新詮釋。歷史學家溫迪沙特爾(Keith Windschuttle)說:「入侵」的用詞缺乏國際法基礎,因此是錯誤的。他還說:「在國際法條例下,按照國際法領先的判斷,澳洲一直視為殖民國家, 在澳洲以及世界各地也都這麼認為。」
公共事務研究學院研究員萊甚(Matthew Lesh)批評教學大綱,稱其為窒息「思想的自由交流」。
聯邦教育部長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表示,在談到學術概念研究時大學享有自主權,但他強調,大學是「思想爭鳴,並且公開辯論」的地方。

責任編輯:簡玬

從英國臣民到澳洲國民:太平洋戰爭的另一種歷史傷痕 青海 教材 2016 暑期



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1219739-%E5%BE%9E%E8%8B%B1%E5%9C%8B%E8%87%A3%E6%B0%91%E5%88%B0%E6%BE%B3%E6%B4%B2%E5%9C%8B%E6%B0%91%EF%BC%9A%E5%A4%AA%E5%B9%B3%E6%B4%8B%E6%88%B0%E7%88%AD%E7%9A%84%E5%8F%A6%E4%B8%80%E7%A8%AE%E6%AD%B7%E5%8F%B2%E5%82%B7%E7%97%95


從英國臣民到澳洲國民:太平洋戰爭的另一種歷史傷痕

2015/10/26 16:22:59 蔡榮峰
七十年前的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制霸失利。日本帝國退出後的權力真空,引起戰後亞洲政治板塊大震盪,然而衰落的大英帝國已無力填補,只好放手讓各殖民地獨 立。美國則是透過成立聯合國,以「共和國」的型式迅速接收了舊時代歐亞帝國爭霸後的世界真空;亞太地區也就跟著其他地區,一同進入了「共和國爭霸」時代。 美國以霸權之姿進駐西太平洋,先後與20世紀末的蘇聯、21世紀初的中國相互競合。日本帝國留下來的權力漩渦,時至今日仍在太平洋捲動著。

在這七十年間,澳洲社會對國家認同的轉變,從「英國臣民」變成了「澳洲國民」,堪稱是太平洋霸權轉移的縮影。透過遠離戰爭熱點的澳洲視角,亞太局勢演變的 整體畫面變更為清晰。南半球的澳洲人,上世紀被迫在英美間抉擇;而在不久的將來,也可能成為唯一必須考慮是否要「脫歐入亞」的西方國家。

究竟在台灣被捲入帝國戰爭的那些年,澳洲發生了什麼事情?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澳洲人又如何面對時代變局?本文從國防安全角度出發,探究戰爭對國家認同的影響,找尋澳洲如何在心理上,從帝國領地蛻變為現代國家。種種歷史際遇,頗值得台灣玩味。

▎澳洲的安全焦慮
一個國家的建構,永遠擺脫不了先天的地緣關係。該國的地理條件、區域位置,都對國家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剖析「國家認同」與「國防戰略」兩個互為唇齒的關鍵因素,就能幫助我們理解地緣關係如何影響國家發展。
「國家認同」是依循歷史脈絡發展而來的集體意識,形塑一個國家與他國之間的互動模式,而「國防戰略」則是決定哪種互動模式,才能在先天地緣限制下,保護各種有形、無形的「國家認同」基礎。

我們現在認為的「澳洲」,概念基礎源於「殖民地時期」開始發展的澳洲。從殖民歷史承繼而來的集體心理狀態,則反映在外交、內政、軍事、經濟,形成一種國族潛意識,並且顯現在對外關係上面,進而影響到他國對澳洲的認知。
澳洲從殖民時代以來,國民心理就受到地理距離感主宰——幅員廣袤的國土與海岸線、不成比例的人口密度、距離母國(或盟國)遙遠,卻十分接近人口眾多的亞 洲。澳洲史學家布萊尼(Geoffrey Blainey)就用 「the tyranny of distance 」的說法,將遙遠距離比喻為決定一切的「暴君」,以此作為貫穿澳洲史的核心思維。
澳洲向來自視為「大陸型島國」;全國人口九成居住在濱海區域,對外貿易99%也全靠海運。無論是朋友或敵人,大多來自北面的海域,也因此澳洲長期以來的國防,建立在一種「安全焦慮」的集體意識之上。歷代澳州政治人物在政策制定時,都很難繞過這種集體意識。

也就是因為這種安全焦慮,澳洲自1900年聯邦建立以來的基本策略,就是透過不斷對母國或大型盟國的輸誠,換取協防保證。 在戰略研究中,這種狀態被稱之為「遺棄/圈套情結」(Abandonment/Entrapment Complex)。
「遺棄/圈套情結」明白闡述了盟國之間存在某種「議價張力」。小型盟國擔心被「丟包」,因此透過加強同盟關係的各種承諾去確保安全;大型盟國則有「引火上 身」的憂慮,一方面雖然享受特權,能要求小型盟國分擔任務,減輕達成戰略目標的成本,卻也必須拿捏分寸,以免被小型盟國的議題捲入。這個矛盾情結從古至今 一直是澳洲對外關係的基礎,甚至由外而內影響了澳洲不同階段的「國家認同」。

國民集體潛意識如何影響戰略安全及國防政策,由下而上分別為:長期背景因素、國族文化、戰略文化、國家治術、政策、決定;長期背景因素屬於國民集體潛意識。原圖請參考:Kilcullen, 2007, pp.48

分享
「遺棄/圈套情結」也使得1900年獨立後的澳洲聯邦政府,在國防政策上,仍處處以倫敦帝都的安全政策馬首是瞻。當時的澳洲人,多半仍認為自己是「住在澳洲的大英帝國臣民」,國民思想並未跟上國體的變化,或許有有助於解釋這種態度。
但澳洲先民大概料想不到,「大英帝國在澳洲」的國民心態,卻會隨著日本帝國潮起潮落的過程大江東去。

日本擴張的震撼
1905年,日本打贏日俄戰爭,震驚歐洲強權。澳洲有志之士開始擔心日本帝國擴張南下,完全不是當時人口寥落的澳洲所能抵擋,於是開始倡導「本土防衛論」,強調母國遙遠馳援不易,惟有自強才能保身。不過九年後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帝國防衛論佔 了上風;當時澳洲普遍認為惟有確保「祖國內地」的安全,祖國才能確保澳洲的安全,於是軍力都投入在英國的歐洲戰場。 當時的澳洲社會氛圍,連現代澳洲人可能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有澳洲口音會被嘲笑沒文化,純正英國口音才是標準國語;去英國會說是「回內地」。「帝國防衛 論」會佔上風,與當時的社會主流的殖民地心態不無關係。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淪陷,大英帝國東南亞最大軍事基地覆滅,倫敦放棄協防澳洲,專注於歐洲戰場。早先的「本土防衛論」噩夢儼然成真,一時之間連 原本倡導祖國安全優先的菁英都傻眼。4日後,澳洲北部主要軍事基地所在地達爾文(Darwin)遭到日本軍機猛烈轟炸,門戶洞開,澳洲全國陷入恐慌;同 時,距離澳洲只有一兩百公里遠的新幾內亞諸港全數為日軍佔領,澳洲本土已然直接暴露在日本南侵的威脅當中。

所幸,日本當年暫無大舉南下的計劃,再加上5月就爆發珊瑚島海戰(Battle of the Coral Sea),美國海軍航母艦隊開始介入太平洋戰局。澳洲為數不多的軍力加入美軍太平洋戰場,自此盟軍勢力不斷往北推進,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

達爾文被轟炸的場景重繪,可以發現許多船隻被炸毀的情況。達爾文是當時澳洲北面唯一較大的海軍基地,轟炸後形同門戶大開,失去抵抗能力。 photo credit: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被祖國遺棄的子民 

「毋須遲疑,本人在此宣告,澳州從今以後向美國看齊,對大英帝國不再留存任何傳統血緣或情感上之束縛。」
1941年12月底,新上任的澳洲前總理科庭(John Curtin)在媒體前發表了上述這段著名的歷史性宣示,頗有誓與君絕的意味。許多歷史資料顯示,至少早在新加坡淪陷前一年,澳洲就不斷請求倫敦加強新加坡守備,以保護澳洲;但祖國顯然力有未逮或不予理會註1。被視為棄子的感覺令澳洲人十分憤怒,於是自1942年被日軍轟炸以後,澳洲將輸誠對象轉成美國,也開始思考國防自主的重要性。

戰後澳國民心態出現劇烈轉變,「澳洲聯邦公民」也逐漸取代「大英帝國臣民」,成為國民自我認同的基模

這個轉變或許聽起來沒什麼,卻是澳洲對歷史傷痕的劇烈反應。殖民時期的澳洲人在大英帝國的史觀教育之下,傾向於認知美國是個脫離祖國的叛逆殖民地,因此不 若歐洲文明來得「正統」。而美國獨立後,大英帝國因為不願再失去殖民地,對澳洲的態度也轉為重視,開始認真經略。美國在歷史上就像是澳洲的鏡像,作為對照 組般的存在。如今,澳洲被祖國拋棄,竟然是美國及時趕來救援;這種今非昔比的失落感,對澳洲那整代人來說,無疑是種巨大的集體創傷註2

▎自己的安全自己顧

從罪犯流放地、農礦殖民地、移民自治領地到成立聯邦,澳洲之前一直自認是英雄不怕出身低的「帝國模範生」。祖上雖然可能是「帝國棄民」,但其後代在大英帝 國既有政治架構下力爭上游,百餘年後爭取到僅次於英國本土的政治地位。不難想見,二戰前的澳洲人是多麼以這樣的奮鬥史為傲。然而,現實的殘酷,好像又喚起 了澳洲人那段「帝國棄民」的殖民歷史,彷彿澳洲為祖國發展做的奉獻原來不值一提。

二戰後,澳洲依然重視大國同盟,但已經拋棄了過去過於天真的信念。「國防自主論」就此成為澳洲國安政策的基調。即使澳洲後來也參與了韓戰、越戰等美國主導的戰事,更遵行美國阻止共產主義在東南亞擴張的大戰略,但二戰被英軍遺棄的教訓,仍讓澳洲人不再心存僥倖。

1960年代早期,親共的印尼蘇卡諾政權興起。由於印尼地理位置逼近澳洲本土,美國卻興趣缺缺,讓澳洲產生「似曾相似」的危機感。時任澳洲總理的孟席斯 (Robert Menzies) 不得不開始考慮「近岸防禦」的自主能力,於是塑造了今日澳洲國防軍(Australian Defence Force))的雛型。除陸海空軍以外,更開始引進潛艇、兩棲登陸作戰艇、飛彈驅逐艦等戰略武器。

果不其然,1969年美國發佈關島宣言 (The Guam Doctrine) ,宣布「越戰越南化」,不久越南赤化。中美建交;華盛頓因為美中蘇戰略板塊移動,忙得不可開交,美國羽翼下的小型盟國,也只好「自己的安全自己顧」。
1976年澳洲總理福瑞澤(Malcolm Fraser) 主導的國防白皮書,更在「近岸防禦」基礎之上,將澳洲國防軍的建軍目標清楚訂在「能夠抵禦來自東南亞(特別是印尼)的攻擊」,包含強權以佔領印尼部分領土做為攻擊基地的情況。

1992年4月26日,澳洲前總理基廷(Paul Keating)在一場公開演講裡,提到太平洋戰爭時仍說道:
「即使我們為了那個曾經被稱為『祖國』的大英帝國而痛苦奮戰,以示效忠,在加里波利(Gallipoli)註3‧‧‧‧‧‧在許多地方參戰,但這一場(太平洋)戰爭還是我們為自己打的仗、為了阻止敵人入侵澳洲本土、為了保護澳洲人自己為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
澳洲紀錄片導演John Pilger在他的紀錄片《最後幻夢:那些他人的戰爭》(The Last Dream: Other People's Wars)裡感嘆地說:「澳洲人有種特別的習慣,習慣了用流血犧牲來感念強國的保護」註4

從1905年的「帝國防衛」到1970年代確立「國防自主」,澳洲人花了六十年,從帝國臣民變成了澳洲國民


一戰時期募兵廣告,「帝國需要你:澳洲、加拿大、印度、紐西蘭;老獅子正需要年輕的獅子來打敗他敵人」,處處顯露出以「帝國防衛」為中心的思考方式。 photo credit: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歷史道標的十字路口
澳洲近年興起「亞太第二次霸權轉移論」,彷彿澳洲人又開始為下一個歷史轉捩點,預做心理準備。最新的爭論,圍繞在到底該如何權衡大國同盟與國防自主,建構澳洲下一代國防軍力。其中的關鍵點,在於澳洲該怎麼面對中國崛起,以及中美亞太競逐的白熱化。

《2013年澳洲國防白皮書》裡點明「中美關係是澳洲最重要的對外關係,澳洲必須面對中美競合的事實,努力取得平衡」,並提出「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這個以澳洲本土防衛為基礎的新概念,堪稱史上首見純粹澳洲本位的戰略觀點。

「印太戰略」闡明,美中印未來以東南亞為中心的競逐將日益顯著,而澳洲國防必須重視這個發展趨勢,尤其注重被稱為「迫近週邊」(immediate neighbourhood)的印尼、新幾內亞、東帝汶島鏈成為侵略者跳板的可能性。這個新的建軍方向毋寧是建立在太平洋戰爭的教訓之上,希望能禦敵於境 外,防止澳洲本土再次遭受攻擊。
澳洲學界也提出對大國同盟的反思,認為澳洲應該對自己是個中型國家,以及自身在盟國裡的「軍事相對實力」有所認知,而不是單就同盟利益給與盟國承諾。同 時,澳洲也應該盡量協助亞太各國建立區域性合作組織,用集體安全(collective security)倡議取代傳統的盟國協約,將澳洲在亞太的發言權與自主性最大化,創造對澳洲有利的槓桿。

有朝一日「印太戰略」若能成為東協與澳洲的共同信念,澳洲就能夠將協防重心放在週邊鄰國,而不用像過去仰賴遙遠的強權馳援。這樣的轉變也暗示著,澳洲人普 遍開始擔心若是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最後又會重演上個世紀太平洋戰爭的噩夢,不如積極促成區域安全公共化,才是最符合澳洲利益的上上之策。

澳洲在印太區域是經濟大國、人口小國,諸國當中台灣的狀況最為相似。圖表來源:Frühling, 2007, pp.148-149 photo credit: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分享
戰略學者懷特(Hugh White) 表示,亞太因國際權力轉移,未來幾十年不會太平靜,因此澳洲必須從現在開始,發展自我防衛能力。中國崛起將是澳洲自殖民時期的230年來最大變局,意味著 自航海時代以來,西方在亞洲近五百年的霸權時期即將結束。未來澳洲跟紐西蘭的存在,搞不好反而會被認為是「西方遺留在亞太的特殊產物」。

▎結論
總而言之,澳洲既是亞太局勢的風向球,也是西歐文明在亞太西岸存續至今的歷史少數。
從最初的罪犯流放地、自治領到獨立國家,地廣人稀、距離文化母國英國遙遠,卻緊鄰人口稠密的亞洲,澳洲國家發展歷史深深地受到外部地緣政治所影響。從一次 世界大戰的德國、太平洋戰爭的日本、共產國際擴張的印尼到中國崛起,澳洲的自我定位始終受到國家安全所主導、在「防衛祖國/大國盟友」與「澳洲本土安全」 之間擺盪,「遺棄/圈套情結」發生在澳洲每個重大的歷史環節,更內化到國民潛意識當中。
澳洲大陸直接遭受日本帝國攻擊的震撼,是祖國放棄澳洲的哀傷,也是美國崛起於亞太的契機太平洋戰爭前後,英美在亞太地區的一來一往,除揭露了霸權轉移事 實,更是澳洲人對大英帝國身分認同的分水嶺。澳洲重新以現代國家的國防自主角度去擎畫大國關係,將為英國馬首是瞻的基本國策改弦易轍,轉向與美國結盟,自 主發展國防能力。太平洋戰爭清楚標誌著澳洲國族意識的誕生,並且在「澳洲人」的發展脈絡深深烙上戰爭的痕跡。
澳洲國民自我認同發展就是一部「他者鏡像」的百年通史,用「多數他者」來映照「少數我輩」。無論是英美大國或是歷代假想敵,通通都是作為相對於澳洲人的「多數」而存在著。透過與外部環境的互動,澳洲用亞太局勢來照見自身歷史輪廓。
進入二十一世紀,澳洲國族記憶已經慢慢從太平洋戰爭的歷史傷痕中走出來,與過去那個帝國殖民地的身分道別,漸漸往獨立自主的未來邁進。隨著中國與東協的崛 起,澳洲的存在或許會變成下個世紀歷史教科書上的「大航海時代遺跡」。更重要的是,澳洲是否會再次因為「遺棄/圈套情結」而在中美勢力消長之際再次做出選 擇,將會是本世紀考驗澳洲領導人智慧最重要的一道課題。

圖/維基共享

分享
▎參考資料
Walt, S.M., 1997, “Why alliances endure or collapse”, Survival: Global Politics and Strategy, Vol.39, No.1, pp.156-179
Lyon, R., 2012,“Do alliances work?” , The Strategist Blog, 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viewed 22 Aug. 2015
Cha, V.D., 1999, Alignment Despite Antagonis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ha, V.D., 2000, “Abandonment, Entrapment, and Neoclassical Realism in Asia: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Kore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4, No.2, pp. 261-291
White, H., 2007, “Defence policy”, in Brian Galligan and Winsome Roberts, (eds.),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ustralian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Kilcullen, D.J., 2007, “Australian Statecraft: The challenge of alignment policy with Strategic Culture”, Security Challenges, Vo.3, No.4, pp.45-65
The 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Defence, 2013, Defence White Paper 2013, viewed 22 Aug. 2015
Stockings, C., 2012, “Other People’s Wars” in Stockings (ed.), Anzac’s Dirty Dozen: 12 Myths of Australian Military History, Sydney, pp. 73-99
Dibb, P., 2006, “Is strategic geography relevant for Australia’s current defence policy?”,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0, No.2, pp. 247-264
Frühling, S. 2007, “Balancing Australia’s Strategic Commitments”, Security Challenges, Vol.3, No.3, pp.145-159
White, H., 2011, “Power Shift: Rethinking Australia’s place in the Asian Century”,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5, No.1, pp. 81-93
Bureau of Transport and Regional Economics, 2013, “Australian Sea Freight 2011-2012”
RAN Seapower Centre, 2002,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Seaborne Trade, SPC Papers in Australian Maritime Affairs” , No.10
John Pilger, 1988, “The Last Dream: Other People's Wars” (documentary)
▎備註
註1:關於祖國到底是力有未逮還是刻意忽略,澳洲歷史學家對此仍有爭議。筆者認為即使倫敦有能力,澳洲當時的戰略價值對大英帝國來說也遠低於其他需要保護的亞洲屬地(如印度及錫蘭),因此結果可能會是相同的。
註2:這種現象跟中華天朝的「華夷尊卑」觀念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伴隨著認真經略而來的,則是更嚴格的社會控制,嚴密防止澳洲發生革命,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看看筆者另一篇文章《民主是自己爭取來的──點燃世界真普選風潮的澳洲尤利卡革命》,19世紀的澳洲其實也是個五年一大反三年一小反,讓倫敦很頭疼的「化外之地」。
註3:澳洲人基於「帝國防衛論」為大英帝國打的第一場大戰役,地點位於今日土耳其境內。1915年的加里波利戰役(Gallipoli Campaign) 的慘烈程度,澳洲人到今日都還心有餘悸,年年紀念。一戰期間人口只有五百萬不到的澳洲,居然為祖國戰事犧牲高達六萬人,相當於每百位澳洲人就有一位死在戰場上,數字相當驚人。
註4:該紀錄片(英語)在網路上全片免費開放點閱,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超連結觀看。紀錄片當中收錄了許多太平洋戰爭前後的珍貴歷史畫面、電視畫面。

澳洲 青海 2016暑期 教材



澳洲的文化

http://www.jrmigration.com/index.php/zh-TW/hot-item-2/item/360-culture-au-tw

有趣的澳洲历史文化知识,你都知道吗?

http://aus.tigtag.com/life/162362.shtml

題  目 澳洲本為英國殖民地,在哪一年脫離英國而獨立?
註:請以本室參考工具書或電腦網路資源中查尋答案。
答  案 澳洲獨立的過程十分曲折。在 1901年,獲得英王的承認,成立澳大利亞聯邦,元首仍為英王;1931年,澳大利亞(澳洲)獲得內政與外交的獨立自主權 ;1986年,英王在澳大利亞(澳洲)簽署了《與澳大利亞關係法》,該法規定澳大利亞(澳洲)最高法院享有終審權,英國法律對澳大利亞(澳洲)不再有效, 正式脫離英國而獨立。
出  處 1.大英百全書線上版
2.維基百科全書
3.RJ 716/5022 v.6 世界地理百科 第31頁


澳洲民族寓言的織夢家
—彼德•凱瑞的「後殖民╱流放」文學
http://www3.nccu.edu.tw/~gcsong/Peter%20Carey.html


16
澳洲民族寓言的織夢家
—彼德•凱瑞的「後殖民╱流放」文學
Peter Carey

只有通過歷史,一個民族才能認識自己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被譽為20世紀世界文壇的「專業夢想家」,兩度獲得英國「布克獎」的澳洲「新銳派」小說家彼德‧凱瑞(Peter Carey),1943年生於澳洲墨爾本的巴克斯‧馬斯(Bacchus Marsh)鎮。在讀了短短一年的摩納希大學(Monash University)化學系之後,因考試失敗和對科學研究毫無興趣,在澳洲小說家兼戲劇家貝利‧奧克利(Barry Oakley)和以從事青少年創意文學而知名的小說家莫里斯‧勞瑞(Morris Lurie)的鼓勵之下,輟學轉入廣告行業和文學創作,擔任福特汽車公司的廣告文案設計師。彼德‧凱瑞融合了當代各家各派的創作手法,諸如卡夫卡式存在主 義風格、後現代主義、超現實主義、科幻、政治寓言、新歷史主義、魔幻現實主義、黑色幽默、哥特主義等等,使他的作品具有多元而複雜的藝術表現性。

作為一位澳洲作家,凱瑞宣稱他從事寫作的全部目標是在「發明」(invention)和「發現」(discovery)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新澳洲,這意 味著「重寫澳洲」(rewriting Australia)、重新書寫真實的澳洲歷史(true Australian history)、開創一種既能繼承傳統又不拘形式的「新澳洲文學」,是他文學創作的最高志趣。彼德‧凱瑞最重要的貢獻在於運用「後殖民反寫」的策略,實 現了在文學上「重現澳洲」的重大意義,彌補了澳洲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民族歷史與國家認同的不足,顛覆了英國帝國主義書寫下澳洲的歷史邊緣地位。凱瑞被視為本 世紀初最有希望奪取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目前客居美國紐約,並任教於紐約大學(NYU)。

所謂「新銳派」是指當代以「虛構╱迷幻」為風格,以撰寫短篇或極短篇小說而見長,以「後—新小說」(Post-New Novel)為標記的現代小說家。凱瑞不僅隸屬「後—新小說」陣營中「後殖民批評」的健將,他更賦予傳統「新小說」豐富的創作技巧和藝術感染力,表現出一 種獨特的「末日美學」和「後現代荒誕」的個人風格。凱瑞自稱最欣賞的作家是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他的作品則深受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阿根廷作家波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德國作家君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 1927-  )、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等人的影響。在政治立場上,凱瑞是個「反英派」,他向來反對英國女王對澳大利亞的形式統治,數次公開主張澳洲應該脫離「大英國 協」,走向獨立自主的「新澳洲」,他自己則兩次婉拒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親自接見。在文學批評家眼中,凱瑞屬於一種「難以歸類」的作家,因為與其說凱 瑞是在「寫作」文學,不如說是在「發明」文學。他的作品充滿突破與創新的越軌之美,在文體形式上兼具一種脫韁野馬的魅力。

澳大利亞(Australia)一詞語出拉丁語“terraaustralis”, 意指「南方大陸」,17世紀被歐洲人發現之後,以為這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1770年英國人類學家兼探險家詹姆斯.庫克 (James Cook, 如圖)發現了澳洲,以「劃地圖」的方式宣佈澳大利亞為英國的領土,從此澳大利亞就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8世紀末期英國本土監獄囚犯人滿為患,而美國獨立戰 爭之後英國失去了美國這個「流放罪犯」的場所,為了尋覓另一個罪犯流放場所,澳大利亞成為首選之地。1788年第一艘載有近一千名罪犯的英國輪船抵達雪梨 (Sidney),展開了英國向澳大利亞輸入總數達16萬名罪犯的流放殖民統治。在被流放的罪犯中,大多數是刑事犯,但也包括政治異議份子、社會改革家、 工會運動家和愛爾蘭獨立份子。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此後自由移民澳洲的人口開始增加。1931年起成為「大英國協」成員 國之一。在1992年以前,英國女王還是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由女王任命的總督為澳大利亞法定的最高行政長官。直到1992年12月17日,澳大利亞聯邦 政府內閣會議決定,澳大利亞的新公民不再向英國女王及其繼承人宣誓效忠,澳大利亞才成為真正獨立的國家。

1974年凱瑞首度發表他的短篇小說集《歷史上的胖子》(The Fat Man in History),文集由各自獨立、非連貫、拼湊式的短篇故事組成,這部文集一反澳洲傳統文學那種正經八百、溫文如雅的風格,所有可以想像得到的社會黑暗 與人性汙濁、權力的濫用與人吃人的殘酷景象,都被攤在讀者的面前。在一個以「委員會」為最高統治的社會中,由於「肥胖」被視為貪婪、剝削和反革命,六名胖 子只好躲在地窖裏謀求安全。在這個孤絕和貌似精神禁欲的囚房中,胖子們終日無 所事事,只是一味猜疑、作惡和相互監視。在密不透風的生活境遇中,胖子們逐漸喪失了理性,甚至以人吃人的手段相互殘殺。然而最後竟然發覺,原來六名胖子不 過是上層統治階級用他們來進行科學實驗的「白老鼠」,也就是運用科學實驗來探測人性最深層黑暗的可能程度與景象。實際上,對凱瑞而言,「社會」從來就不是 「人類善良的集合體」,而是無形而諾大的「吃人網絡」。小說中,肥胖(obesity)、地窖、科學報告、都是虛構性的隱喻,它分別代表個體、社會與權力 系統的否定性本能,通過這些「惡的象徵」,凱瑞旨在探討一種「普遍而深沉的惡性」,藉以帶領讀者目睹「社會之惡」的可能性與極致性。

《剝皮》(Peeling)是一篇極短篇,描寫現代人對生命意義和生活目標的倦怠感、疏離感和無聊感。主人公清晨醒來,無事可做、無事可想,只有等待窗外 的巴士通過,看看自己反射在視窗上的倒影,只有等待郵差前來送信,但實際上根本沒有人給他寫信。自我的感觸只是視窗上晃動跳躍的影子,等待空洞的信箱意味 著等待空乏的人生,等待沒有目標的期望意味著虛擲蒼白的生命。《剝皮》中有一個神秘女子,被她心愛的男子層層剝去衣服,當剝到快見皮肉時,神秘女子突然變 成一堆碎布片,原來神秘女子本來就是個布偶娃娃。《剝皮》表現了「後現代人生」(postmodern human life)極度的失落與扁平無味的生命況味,而剝皮娃娃則意味著現代人追逐「布偶幻象」而渾然不知,小說也表現了凱瑞對現代虛無主義準確的捕捉和刻劃。

《你愛我嗎?》(Do You Love Me?)是一篇反諷人性危機的寓言故事,描寫「城市人類」若是失去相互惜愛的能力,身體就會變形而消失,城市建築就會崩蹋瓦解,文明就會失色而退化,自然 災難就會毫不猶豫地降臨人類身上。凱瑞通過人性的冷漠和對愛的渴望的對比和矛盾,來透析現代人逐漸失去互愛能力的困境。《機遇》(The Chance)描寫的是美國文化入侵的惡果。這部短篇不僅諷刺人們對美國文化與技術「不甚理解的依賴」,一種盲目「崇拜美國」的歪風,乃至到處充滿以「美 國價值」的標準來衡量一切生活事物的扭曲心態,更對美國文化無恐不入的「傾銷灌售」作了露骨的描繪。這部短篇實際上在諷刺澳洲人一種「文化奴隸主義」的心 態。

《西邊的風車》(The Windmill in the West)是一篇關於「認同錯亂」的政治寓言小說,故事描寫一位駐守在邊界的無名士兵,由於長期的孤獨與隔絕,因而把東西方位完全顛倒了,甚至認為「太陽 是從東邊落下,從西邊升起」,於是士兵把西邊的疆域視為美國的領土,把東邊的疆域視為澳大利亞,並且深信不疑。邊界士兵本來應是固守前線的尖兵,但實際上 卻完全失去方向感。地理方位的迷失是文化迷失的象徵,凱瑞以「西起東落」這一反諷隱喻來指涉一種殖民主義下認同的顛倒和錯亂。這種錯把異國當本土的荒誕認 知,不僅影射出帝國主義文化侵略具有「擾亂」政治地理版圖的破壞力,而這個因「誤守疆土」而導致精神分裂的無名士兵,則是一種殖民病症的典型和縮影。

《美國夢》(American Dreams)也是一篇關於文化認同的寓言故事,是凱瑞最成功的一部短篇。故事以一個天真的小孩為敘事者,描寫一位被視為怪胎的城鎮居民,因不滿城內人過 著美國式拜金主義的生活,獨自在一光禿的山頂上,建造了一座與城鎮一模一樣的模型。模型內不僅仿造城鎮的建築與街道,還把城鎮中的人物、生活、動作與姿 態,甚至包括人際關係與不倫私情,都一個個塑造成雕像,使得模型活潑生動,栩栩如生。建造者雖然自知「城市模型」只是一個「虛構的謊言」,但仍然期望在模 型中凸現「城鎮之美」來喚醒居民擺脫「美國夢」的崇拜幻想,進而熱愛自己的鄉土與文化。模型在建造者死後被居民發現,居民卻把模型改成觀光景點,吸引美國 人來此觀光遊覽。然而,當眾多「真實」的美國人紛紛來到此地之後,城鎮居民反而覺得自己的美國夢已趨於「虛幻」,而美國人在發覺虛構的模型與真實的(美國 化的)城鎮有很大落差之後,也對模型失去了興趣。在小說中,凱瑞刻意模糊「真實」與「虛幻」的界線,從這種界線的模糊中批判人們「似真實假」、「以假亂 真」的現實心態:對居民來說,人們在「真實 的」的城鎮中過著「人性虛假」的生活,而「虛構的」城鎮模型反而內含著「真情至性」的本土文化;對美國人來說,他們想要觀看的是城鎮居民模仿美國帝國主義 式的生活樣態,當他們的城鎮模型只是「彷假」美國樣式藉以「亂真」本土文化時,美國人的「帝國自戀」自然就悻然消退。通過這部短篇,通過素來以純僕為尚的 澳洲生活和腐化傭俗的美國生活之間的強烈對比,凱瑞警告戰後的澳大利亞有淪為美國文化殖民地的痛苦和危險。

1979年凱瑞發表第二部短篇小說集《戰爭罪行》(War Crimes: Short Stories),(凱瑞所有短篇後來收錄在重印的《短篇小說全集》[Collected Stories, 1994]之中)。在題為《蟹》(Crabs)短篇中,凱瑞以超現實主義的手法,描寫一位瘦小柔弱的青年在如幻似夢、無法逃離的社會環境中,所遭遇的恐怖 經歷和最後自己的變形。青年蟹(Crabs)天生體小羸弱,經常受到人們欺負,為了增加體重,他吃的東西比正常人多兩倍,且因為吃得太多,「使他大部分的 時間都躺在床上呻吟」。他自稱自己得了梅毒,又被人發現還是個「處男」,因而被取名為「怪胎」(crab)。為了改變自己弱者的形象,也為了擺脫纏繞在他 內心的被放逐感和被剝奪感,他選擇了以拖車司機為業。他整天夢想著一種情景:他的腳猛力一踩,道奇(Dodge)車的馬力煞那間爆發出來,把員警遠遠地甩 在後頭。於是早報就會登出這樣的消息,『一輛早期型號的美國車,以每小時100英哩的速度甩掉了員警』。

在一個週末他開著拖車帶著女友卡門(Carmen)前往一家汽車電影院,沒想到他的拖車輪胎竟在他正與女友車上做愛時被執法的員警偷走,汽車電影院突然變 成一所「難民營」,隨後又變成了一處「監獄」,為了逃離這個混亂不堪的場所,蟹於是把自己變成一部大型拖車,衝出監獄,沒想到街道上也是空無一人,原來所 有人都躲在這個叫「星星汽車電影院」裏。蟹其實並未真正逃出,而是闖入另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裏。凱瑞通過這一虛構故事,展現了現代人在龐大而無情的社會體 制下無力抵抗、無處可逃的困境。蟹這個青年,就像似卡繆(Albert Camus, 1913-1960)小說《瘟疫》(The Plague)中的李爾醫生(Dr. Rieux),逃不出鼠疫為患的死城,逃不出人們的精神墮落和腐敗。

《南 邊小亭的生與死》(Life & Death in the South Side Pavilion)描寫一個卡夫卡式悲劇人物的困頓與遭遇。一名公司的職員,獨自一人駐守在一所小亭子裏,他的任務就是為公司「看管馬匹」。由於亭子裏有 一座水池,馬匹經常跌落水池而淹死,而他的職責就是防止馬匹落水致死。面對這一無聊透頂的職務,他向公司要求辭職,但得到的答案卻是只有在全部馬匹都淹死 後才准予辭職。由於無法阻止馬匹一一落水而死,這名表面上是「看管」馬匹實際上卻是被馬匹所「囚禁」的無名牧馬人,就像那些跌落水池無法自拔的馬匹,從此 陷入掙扎與痛苦的深淵之中。凱瑞一方面通過「馬匹不斷落水」來暗喻人類處於工業文明下無法扭轉的宿命式噩運,而「離職條件」則像是資本主義邏輯只有在榨乾 人類所有精神能源之後才肯罷手;另一方面,人類生存處境的荒謬性往往具有兩面性,局外人也許看得一清二楚,局內人不僅渾然不知,甚至可能拿出更荒謬的邏輯 來合理化早已荒謬化的生存處境。

1981年凱瑞發表他第一部長篇小說《福祐》(Bliss)。隨後陸續發表了《魔術師》(Illywhacker, 1985)、《奧斯卡與露辛達》(Oscar and Lucinda, 1988)、《稅務檢查官》(The Tax Inspector, 1991)、《崔森‧史密斯不凡的生活》(The Unusual Life of Tristan Smith, 1994)、《黑獄來的陌生人》(Jack Maggs, 1997)、《凱利幫的真實歷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 2000)、《我虛假的生活》(My Life as a Fake, 2003)等等。凱瑞的許多作品還被拍攝成戲劇或電影,使凱瑞的小說在文學想像之外擴展了視覺美感的深度。

《福 祐》是一部夾雜現實與荒誕、悲喜交集的黑色幽默作品。小說描寫一位「三死三活」的廣告商遊走天堂與地獄、來回於物質與精神雙重存在的虛構性故事。作品獲得 1982年邁爾斯‧富蘭克林獎(Miles Franklin Award),且被拍成頗具爭議的電影,獲得澳大利亞電影文學包括「最佳劇情」等三大獎項。故事以一個能言善道的廣告商哈里‧喬伊(Harry Joe)為開端,他原本是一個交遊廣闊、事業成功的商人,擁有美麗的妻子和美滿的家庭,但卻死於一場突發的心臟病。當他從鬼門關復活重返人間時,他發覺自 己竟從原本無憂無慮的純淨世界(死亡後的天堂),跌入危機四伏的經驗世界(復生後的地獄)。他發覺原本身邊的人都在編織謊言,妻子與公司同事有染、女兒縱 慾於不倫雜交,兒子還暗中進行販毒的勾當,這一切導致了喬伊精神崩潰。於是他被送進了瘋人院,這等於又死了一次。然而他在這裏遇見了來自新南威爾斯 (NSW)的「叢林姑娘」芭芭拉(Honey Barbara),並且愛上這位代表正直、健康、理性和「天使般象徵」的女孩。然而他的妻子為了利用他來推銷自己設計的廣告,再次把喬伊從醫院接回,這等 於又把他從天堂拋回到人間地獄。二次重返人間的喬伊不再是殷實善良的商人,他變成投機狡滑、充滿暴力和欺騙的奸商。這一切導致了芭芭拉的離開,兒子自殺, 妻子罹患絕症最後引火自殺。一貧如洗的喬伊最後逃離了城市,逃向芭芭拉所在的叢林,從此獲得了幸福與重生。

《福祐》這部作品展現了凱瑞文學天賦上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作品中充滿了機智巧妙的對話、令人捧腹大笑的挖苦和諷刺,離奇而驚嘆的劇情,多變而複雜的人 物性格,特別是對喬伊這位在商場打滾多年、世故老練,卻又嚮往純真正直生活之矛盾性格的唯妙刻畫。凱瑞通過一種模糊的生死交錯,界線不清的真假變幻,來表 達人們如何急於逃離謊言四佈的現實生活,尋求一種無疵無瑕的「精神存在」(spiritual existence)。由於現代人迷失在一種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4-1976)式「存在之遺忘」狀態中,因而物化(being materialized)為一種「純粹物件」的存在樣式;由於缺乏對「精神質素」的追求,人們必須不斷編織謊言來掩飾自身無可奉告的物化本性。「叢林姑 娘」雖是一個虛幻般的假想人物,但卻具有道德的實在性。由此來看,凱瑞式的劇情虛構並不盡然是虛幻不實的,一種「道德的烏托邦」,在人們生死關頭的抉擇中 確實是存在的,只不過在物化文明的遮蔽下,被人們棄守和遺忘了。

《魔術師》(Illywhacker)是一部長達六百頁的虛構小說,描寫一位自稱有139歲的騙子四處招搖撞騙的故事。“Illywhacker” 是澳洲土語,類似於英語俗語的“con –man”,若以中文來說,類似粵語中的「老千」,華語中的「郎中」或「黑客」。故事以倒敘方式講述一個叫亞伯特‧巴傑瑞(Albert Bagery)的老人(生於1886年),一生「以騙渡日、以拐為生」的漫長生涯。整部小說雖然是以超現實手法虛構而出的故事,但也充滿子孫三代家庭的傳 奇和溫馨,從真假莫辨、魚目混珠(例如老人具有隱身術和過人的偷竊工夫)的矛盾中,透露出人性的尊卑和冷暖。這位老人善於欺騙說謊,但他的目的卻是無害 的,純粹只是想在別人深信之後換取尊敬自己的娛樂和快感。

凱瑞旨在表明,「欺騙」不僅是人性中自我掩飾、自我分裂的一處「黑洞」,但也是人們維護自尊、求取生存的一種方式和手段。問題不在於欺者如何「欺人」,而 是被欺者如何「被欺」。人性中總有欺人與被欺的成份,人們又如何分辯拒不相信者正是面對真理前的自欺?深信不疑者又何嘗不是死抱謊言而不自覺?老人雖然是 個不足為訓的老千,但他往往欺人卻不自欺,他也並不真的相信以欺騙換得的尊敬和崇拜是真實可靠的東西,但他卻懂得在早已佈滿謊言的欺妄世界中技高一籌,在 「欺中有欺」的世界中瞞天過海、求取生存。

在 往後的創作生涯中,凱瑞的作品越趨成熟穩健,作品的歷史深度和哲理內涵也越來越深厚。1988年發表的《奧斯卡與露辛達》(Oscar and Lucinda)使凱瑞躍上世界級文學大師的行列。作品不僅獲得英國布克獎(Booker Prize),是繼湯瑪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的《辛德勒的方舟》(Schindler’s Ark, 後被改編為電影《辛德勒名單》)以來獲得此一殊榮的澳洲作品,小說的出版也標誌著凱瑞寫作風格的明顯轉變,從對人性內心世界的嘲諷戲弄,轉向對殖民歷史、 宗教疑義、澳洲本土社會和民族處境的關懷;從否定式的揭醜和批判,轉向客觀的同情與反思。小說引用許多澳洲的歷史遺跡和民族史料,使小說具有一種古典懷舊 的歷史縱深感。小說還被以拍攝《新小婦人》(Little Women, 1994)而成名的澳洲女性主義導演姬蓮‧阿姆斯壯(Gillian Armstrong)拍成電影,由後來因主演《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而走紅的英國演員雷夫‧範恩斯(Ralph Fiennes)和主演《亂世有情天》(Charlotte Gray)的澳洲女星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主演。電影獲得全球影評人的高度肯定。

故事坐落在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男主角奧斯卡.霍普金斯(Oscar Hopkins, 1841-1866)出生於英國一個虔誠的基督教「普里茅斯兄弟會」家庭,自幼患有恐水症,曾在牛津大學攻讀神學。奧斯卡其實並不是典型或守舊的神職人 員,他既吸食鴉片,又精研睹博,後來脫離兄弟會改信英國國教,在神學院中潛心研究撲克牌技和睹馬,畢業之後被「發放」到澳洲傳教。作為一名流亡澳大利亞的 牧師,奧斯卡渡海遠行的目的是為了賭博和探險,而不是濟世傳教,這意味著一開始,凱瑞就把「傳教」背後的殖民意識和私人動機,予以昭然揭露。傳教的背後, 負載的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冒險熱情和帝國男兒的英雄意識,儘管奧斯卡從來就無法預知最後會為了一場「愛情睹博」而客死異鄉。

[Oscar and Lucinda]露 辛達(Lucinda Leplastrier)則是一個澳大利亞農場主的女兒,具有叛逆不羈的性格,自幼失去雙親,但卻繼承一大筆遺產。18歲之後隻身前往雪梨,遇到一位懂得 玻璃工業的年輕牧師鄧尼斯.哈撒特(Dennis Hasset),並在他的協助下買下一家玻璃工廠。奧斯卡和露辛達兩人在賭場邂逅而綴入情網。兩人的親密關係與賭博行為被教會發現,奧斯卡因而被革除了神 職身份。露辛達深愛奧斯卡,想以「贈送財產」的方式證明她對奧斯卡的愛意,於是兩人以「打賭」的方式相互證明彼此的心意。露辛達要求奧斯卡將一座「玻璃教 堂」送往哈撒特任職的教區,如果奧斯卡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她將以所有家產相贈。露辛達雇請具有探險經驗的傑弗瑞(Mr. Jeffris)全程護送奧斯卡,無奈的是,傑弗瑞是一個殖民主義暴力份子,一路上的暴行令奧斯卡怒不可遏,最後用斧頭將他砍死。到達目的地以後,處於殺 人恐慌中的奧斯卡,在寡婦米莉安.查德威克(Miriam chadwick)的誘惑下與她成婚。醒悟過來的奧斯卡後悔莫及,來到船上的玻璃教堂中上懺悔,不幸船體斷裂,教堂與奧斯卡雙雙沉入貝林傑河 (Bellinger River)之中。

凱瑞以「反維多利亞浪漫主義」的筆法,刻意避開傳統浪漫主義的濫情老調,沒想到依然將這部小說寫成一部揉合著蠻荒叛逆、宗教諷刺、殖民惡行、帝國天真、多 面人性和末日情愛等等具有豐富藝術內涵的作品。傳教與賭博原本是水火不容的事物,但如果將「傳教∕帝國教化」和「賭博∕蠻荒歷險」作一聯結,這就充滿了殖 民主義極為豐富的歷史內涵。基督教原本就是帝國用來教化蠻族土著的精神工具,作為一種征服或被征服者的信仰,它其實與賭博有何差異?在第57章題為「懺 悔」(Confession)的段落中,露辛達以她過去的好賭成性向奧斯卡「告解」,奧斯卡卻以「何罪之有?」回答她,他這樣說道:
我們的信仰是一種賭注(wager),我們都在賭博。這些巴斯葛(Pascal)
都有提到過,這是相當有智慧的說法。……我們都賭有上帝的存在,
而且用我們的生命下注。我們估算可能率和報酬率,希望未來能和眾
聖徒併坐在天堂。……看著我們在床邊禱告的上帝,……這樣的上帝
,基本上需要我們凡人拿靈魂去賭博,用生命的每一秒鐘去下注……
。這是真的!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裏,每一刻都拿來賭,每一個東西都
要拿來賭,賭上帝的存在,賭這個無法證明的事實是真的。
以賭博來比喻宗教信仰,一如以「玻璃教堂」來暗喻基督教在殖民教化中的角色。在小說中,「玻璃教堂」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隱喻,它雖然是奧斯卡 和露辛達之間一場愛情盟約的賭注,但它的成敗,一如殖民主義設在土著社會裏的一家「賭館」,其中上演著一場基督文化和蠻荒野人之間押寶下注、你輸我贏的賭 賽。玻璃教堂是英國宗教與文化的象徵,它的搭建,意味著英國帝國主義的入侵,它在貝林傑河上緩緩而行,意味著帝國教化在土著社會的血脈中潛伏滲透,它最終 沉入河底,意味著基督文化的徹底失敗。玻璃既是力量與信仰的來源,也是人性脆弱的代表。在小說中,玻璃教堂是背負著宗教戒律、承擔著教化聖職的奧斯卡,在 面對空有財富卻沒有真愛的露辛達時的一種掙扎、一樁懺悔、一記創傷、一場覆滅。賭博作為一種宗教叛逆和人性解放,竟成為這對嗜賭又蠢愛的男女一場末日悲情 的最後歸宿。所有人都是輸家,露辛達賭輸了她的財產,奧斯卡賭輸了他的愛情與生命,即使米莉安意外獲得繼承的財富,也賭輸了她的二次婚姻,而哈撒特最後迎 接到的也只是一座破碎的教堂,一個破碎的帝國象徵……。

1997年的《來自黑獄的陌生人》(Jack Maggs),是一部試圖「重╱改寫」澳洲殖民歷史,反抗英國帝國主義意識形態下的現實主義傳統,解構被殖民主義定型化的「英國身份」,最終回歸「澳洲本 性」的後殖民小說。作品獲得1998年「大英國協作家獎」和邁爾斯‧富蘭克林獎。正如瓊‧李絲(Jean Rhys)在《藻海茫茫》(Wide Sargasso Sea)中試圖改寫《簡愛》對加勒比海殖民地的殖民論述,顛覆英國浪漫主義文學中「瘋女╱怪物」的他者形象一樣,凱瑞將他的反寫目標指向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1812-1870, 如圖)的《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1860),並向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殖民論述霸權進行挑戰。

在 一次訪談中,凱瑞說明了這部小說的創作緣起,一方面他非常不滿狄更斯「帝國凝視」下的澳洲形象,特別是狄更斯那種無視於英國對澳洲「流放殖民」的史實,以 及對帝國價值幾近封閉自戀的捍衛。其次是受到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 1935-2003)《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一書的影響。薩依德在書中評述了狄更斯《遠大前程》中「帝國中心主義」的論述立場:狄更斯塑造了一個稱為阿貝爾.馬格維奇 (Abel Magwitch)—一個被設想為「澳洲人的祖先」的流放罪犯—的人物,通過一種「英國╱中心身份」和「澳洲╱邊緣身份」的差異,通過一種「澳洲╱贖罪 的」、「英國╱滌罪的」的文化對比,來鞏固大英帝國的霸主地位。實際上,在薩依德的評論中,狄更斯的作品是英國殖民征服和帝國實踐的組成部分,與珍‧奧斯 汀(Jane Austine)和吉卜林(Rudyard Kipling)一樣,都是19世紀「帝國文本實踐」的主要代表。受到薩依德的啟發,特別是薩依德關於「邊緣反寫中心」的文化抵抗策略的鼓舞,凱瑞乃通過 對馬格維奇這一澳洲人物與身份的重寫,顛覆澳洲與英國的「兄弟之國」的友邦關係,重新確立澳洲遭受英國殖民的歷史,確立澳洲文學「後殖民反抗」的必要性。

故 事以「仿寫」《遠大前程》的劇情結構,以第三人全能敘事、正敘和倒敘夾雜交錯的方式,描寫一位被流放到澳洲而致富的罪犯傑克.麥格斯(Jack Maggs)重返倫敦尋找愛兒亨利.菲普斯(Henry Phipps)的故事。與《遠大前程》不同的是,狄更斯的敘事重心是在英國人皮普(Pip)身上,凱瑞則把全部重心放在被狄更斯邊緣化的馬格維奇─也就是 麥格斯─身上。麥格斯以「寫信給兒子」的方式,述說他自己的經歷,期望有一天能獲得兒子對自己「待罪之身」的寬諒。麥格斯自幼是個棄兒,在倫敦橋下以「揀 食」為生,被一位飆悍的女慣竊馬莉.布瑞登(Mary Britten)收養,並接受西拉斯.史密斯(Silas Smith)的偷竊訓練,因而成為一名技高膽大、為西拉斯這個「偷竊一族」生財致富的竊賊。麥格斯將布瑞登視為「母親」,對她充滿感恩與懷念,因為儘管麥 格斯終日全身佈滿倫敦橋下惡臭不堪的污泥,但至少他還有一個「英國人」的公民身份。布瑞登(Britten)的姓式與「不列顛」(Britain)諧音, 而麥格斯也把瑪麗.布瑞登視為「祖國母親」的象徵─他眼中的「女王陛下」─這意味著麥格斯一開始是以「英國身份」為自我認同的歸屬,雖然麥格斯最終領會到 他的「英國身份」不過是個一廂情願的假象,一場自欺欺人的認同幻覺。

麥 格斯在作案被捕之後流放到澳洲。儘管他因經商成功而在獲得大筆財產,但他還是一個被中心社會隔絕的罪人、被主流價值拋棄的廢物。麥格斯一心想脫離這個帶有 「殖民地原罪」的澳洲身份,一心想重返倫敦尋找他的兒子。麥格斯以一名「陌生客」的身份夜返倫敦,意外地成為佩西.巴寇(Percy Buckle)的家中尊貴的僕役,認識了總是對他既好奇又同情的女僕梅西.拉金(Mercy Larkin),特別是認識了常來巴寇家中作客的作家托比阿斯.奧茲(Tobias Oates)。小說中的奧茲是一個神奇式的人物,出身卑微,歷經辛酸,他以寫作─通過虛構與幻想─試圖創造曾被剝奪的溫暖世界。然而,奧茲也是一個善惡兼 具的兩面人,他一方面熱心於描寫窮人故事,致力於保護受虐兒童,一方面他又是一個「窺心者」(heart voyeur),善於以催眠術「竊取」他人的隱私。奧茲運用催眠術披露了麥格斯極力壓抑、不願人知的「澳洲流亡辛酸史」。在夢境中,麥格斯不斷夢見身穿軍 服的監獄士兵,對流放罪犯施以酷刑和淩虐,他夢見自己不斷反抗,甚至不斷拿起巨石,向狀似幽靈的士兵頭上砸下,幽靈之頭像破裂的瓜果腦漿四溢。處於催眠狀 態下的恐怖景象,代表著殖民地澳洲對英帝國的「復仇潛意識」。凱瑞通過這場「催眠敘事」,不僅重新展現澳洲殖民地的真實歷史,恢復這個被英國主流文學打入 「禁區」的幽黯領地,也解構了狄更斯的「假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瓦解了帝國作家對澳洲歷史權威式的「假論述」。   

重返倫敦、尋找昔日「母親」、思念離散的兒子、一封又一封隱密信件,都是凱瑞在小說用來比喻「澳洲」這一罪惡之地,對母國─英國「忠誠表露」的隱喻。麥格 斯給兒子的「自傳式」書信,是在黑夜裏用「密文」寫下的,而且必須塗上檸檬汁在鏡子下觀看才能閱讀。這段不能公開、羞於見人的流亡秘辛,象徵著一個處於陰 暗角落的澳洲意象不被英國主流社會所接納。對於一心想「認子歸宗」、「浪父回頭」的的麥格斯來說,「我本一心向明月,怎奈明月照溝渠」。母親避不見面,因 為不願在生活好轉之後再度勾起舊時揀食為生、偷竊致富的往事;兒子不肯「認賊作父」,不肯讀信,視自己的父親為累贅,甚至一想到他就「厭惡至極」,麥格斯 甚至是在兒子試圖對他「殺人滅口」的威脅下,重新逃回澳洲。通過這段「被拒於英國門外」的敘事,凱瑞改寫了狄更斯筆下一場「虛構式」的滌罪儀式:通過皮普 接納馬格維奇,實現了帝國道德的洗禮,因而「寬容」了罪犯馬格維奇。實際上,英國從未接納澳洲,英國只是把澳洲定義為帝國王法的化外之地,以之來襯托大英 帝國的正統性和高貴性。

奧 茲是凱瑞在小說中運用的十分成功的「後殖民隱喻」。有些評論家認為奧茲在這部小說中以取材於狄更斯生平故事,以戲謔式手法來取悅讀者的作品─這種「作品中 還有作品」的創作手法,是凱瑞一貫而獨特的雙層敘事技巧─是用來諷刺和解構狄更斯這一世界文學史上巨擘人物而刻意設計的。儘管這一觀點雖然略嫌牽強,但完 全可以將奧茲關於麥格斯的傳記《麥格斯之死》,看成是對《遠大前程》這部作品戲仿式的影射。一方面,奧茲通過催眠完全掌握了麥格斯的流亡史跡,但卻仍然以 「虛構」筆法寫下《麥格斯之死》,這意味著英國主流統文化從不願意「正視」澳洲這一邊緣之地的帝國心態,一方面,麥格斯也不願奧茲書寫關於他在澳洲的這段 「化外經歷」,這意味著澳洲歷史始終處於被壓抑、被抹煞的處境。然而,與《遠大前程》不同的是,狄更斯筆下的馬格維奇最後遭到絞刑處死,這似乎是英國正統 敘事下一個澳洲罪犯「罪有應得」的下場,但是在凱瑞筆下,麥格斯逃回了澳洲,重新拾回他的澳洲身份,因而也獲得新的認同與重生。

2000年出版的《凱利幫的真實歷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 )使凱瑞成為繼柯慈之後第二度獲得「布克獎」(2001年)的作家。這是凱瑞所有作品中最具歷史與文學價值的作品,是一部關於被澳洲官方「欽定」為叢林大 盜的內德.凱利(Ned Kelley, 1854-1880)及其同夥的故事。凱瑞宣稱他總計花了35年的時間來撰寫這部小說,其中包括對凱利歷史檔案的重讀、詮釋和分析,也包括對凱利生平和文 物的重新考據和辨識,最後寫下這部從凱利窮困潦倒的童年到被絞刑而死的悲劇故事。「凱利幫」的故事在「默片」、「黑白片」時代就被拍成電影,1970年三 度重拍,由動作派演員麥克.傑格(Mick Click to view full size imageJagger) 主演。以羅伯.卓伊(Robert Drew)的小說《我們的陽光》(Our Sunshine)為腳本的凱利幫的故事,於2003年再度還被拍成電影《Ned Kelley》(中譯為《法外狂徒》),由執導過《蠻牛戰士》(Buffalo Soldiers)的導演葛列格喬登(Gregor Jordan)導演,主演過《四根羽毛》(The Four Feathers, 中譯為《關鍵時刻》)的希斯.萊傑(Heath Ledger)和演過《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的奧蘭多.布魯姆(Orlando Bloom)以及英國女星娜歐蜜.華茲(Naomi Watts)等人主演。       
http://www.movie-gazette.com/cinereviews/676
從把內德.凱利視為「澳洲的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美國第三任總統,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來看,凱瑞採取了和澳洲官方完全相反的觀點,那就是將凱利視為澳洲的「民間英雄 (folk hero)」,一個劫富濟貧的「義賊」而不是綠林大盜。這部小說被許多評論家視為「澳洲的民族寓言」,《紐約時報書評》則高度肯定凱瑞是一個「文學寶藏偉 大的挖寶家」,肯定凱瑞「將瑰麗的色彩和耀眼的光芒,賦予一個早已褪色的故事,將滾燙的血和溫暖的肉,賦予一個久遠的神話」。通過這部小說,凱瑞不僅重述 了凱利這位流放的愛爾後裔反殖民、反壓迫的傳奇故事,重塑了凱利的血淚家族和歷史苦難,並藉由這一真人史實重寫了澳洲的民族身份,也改寫了被殖民帝國歪曲 汙損的文化形象。

儘 管摻雜了若干虛構的成份,小說還是以第一人稱自述的手法,從13封凱利寫給從未見過面的女兒的信件為起始線索,一一檢索了這位叢林鐵漢25年短暫的生命。 凱利是一個愛爾蘭人,父親因觸犯法律而被流放到現今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凡‧德門(Van Diemen)監獄,出獄之後全家遷往澳大利亞大沙漠東北部乾旱的維多利亞草原區,在這綠色大地上,瀰漫著貧窮與苦難,充斥著警察暴力和官僚腐化。12歲 那年,凱利的父親被當地警察迫害而死,此後他的母親艾林.昆恩(Ellen Quinn)獨自挑起撫養一家六口的重擔,15歲

年僅18歲關在監獄中的內德.凱利
http://nedonline.imagineering.net.au/Masterframeset.htm

那年凱利就被指控偷馬和協助盜匪打劫而被關進鐵牢,16歲時,一名警察企圖強暴他的妹妹,凱利將警察打傷之後逃跑。為了營救因他打傷警察而被捕入獄的母親,凱利和弟弟丹.凱利(Dan Kelly)和兩名好友喬Joe Byrne伊. 巴恩(Joe Byrne)、史蒂夫.哈特(Steve Hart)乃組成「凱利幫」(Kelly Gang),揭竿而起,在蒼茫漆黑的叢林裏和警察、密探、奸細展開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他們穿戴著用鐵犁自製的頭盔和胸甲(目前還保留在當時關 押凱利的監獄裏),翻山越嶺,刀槍不入,他們多次搶奪銀行,殺死警察,但卻把搶來的錢分送給當地的窮人。1880年6月,載有一營兵力的警察乘坐火車追捕 他們,當時「凱利幫」攻下了葛林旺鎮(Glenrowan),為了反抗警察追捕,「凱利幫」將全部鎮民關入一家旅館當人質。
「凱利幫」對鎮民發表長達7千字的「控訴書」,細數法律的不公、警察的欺淩、政府如何迫害愛爾蘭天主教徒。他們 喬伊.巴恩(Joe Byrne),凱利的好友 ,文質彬彬,帥氣十足,既會寫詩 也愛吸食鴉片、教育程度高於凱利, 死於葛林旺槍戰之中 誓言要把富人的財產分給窮人和寡母,要向政府當局發起永不回頭的報復。當優勢警力包圍旅館之後,雙方爆發激烈的槍戰,從黃昏持續到黎明。最後「凱利幫」彈藥用罄,寡不敵眾,三名「同志」留下最後一顆子彈而飲槍自盡,凱利則因腳部受傷而被活捉,半年以後,凱利在墨爾本被處絞刑吊死,死時年僅25歲。

小說以13綑的書信卷宗為主體,當然,小說並不是一本文獻檔案式的記錄或編纂,但也不完全是虛構的,應該說凱瑞是刻意以「虛構的文學藝術來再現真實無誤的 歷史真相」,這是因為真實的史實在官方禁制下已不復可得,於是凱瑞所使用的「虛構」就不只是趣味性或純粹想像性的虛構,而是一種既對官方論述的「解構」又 是對真實史實的「重構」,也就是說,從虛構的現實中重新塑造真實的歷史人物,而這又正是
15歲時的內德.凱利
凱瑞獨特文學技巧之所在。一方面凱瑞對每一包信件都作了細膩的說明,但都是以「刻意仿寫」官方口吻和語詞的方式來「裝飾」它的真實性,一方面卻 又「明顯提醒」讀者,他的「文獻說明」有的是策略性編寫的,文獻的編號和收藏地也都是虛構的。例如在第一綑信件之前,凱瑞加上了以下的說 明:                                                      
國家銀行的信柬,幾乎可以肯定是1878年12月由國家銀行歐羅瓦
分行(Ruroa Branch)拿出來的,有45頁,中號紙型(大約8英吋×10
英吋),信劄頭上有打丁孔,還有倉促綑綁的痕跡,上面沾滿著汙漬
然 而,這些信件又都是沒有日期、沒有簽名、沒有次序;凱瑞刻意將沒有日期的手稿說成是藏在墨爾本的圖書館,而把印刷體、有編號、有出版日期與出版處的資料說 成是藏在雪黎的圖書館,實際上,這些圖書館根本不存在。在這裏,細心的讀者也許可以看出凱瑞刻意以多層意涵的「虛構」,來「戲仿」一種後現代的文本策略。 一方面,一種「戲仿∕解構」(官方話語)形態的虛構手法是在反諷官方語言的虛假性:一副裝腔作勢實際上是歪曲顛倒之「正史的欺騙性」;另一方面,一種「真 實∕暗示」的虛構又是在反射和襯托被壓抑、被塗改之「野史的真實性」。例如沒有編號、沒有簽名、沒有地址的手稿,是在暗示處於被壓抑之「凱利幫」的史實, 它期待的是被存檔、被保留、被見證,而不是為了寄送或傳播,然而,這種渴望為自己辯護和被眾人理解的願望,在官方控制的語言世界中根本不可能實現,正如那 些編有序號的印刷資料是被藏在「虛構的圖書館」一樣。兩層不同涵意的虛構手法,一方面表明「凱利幫」的歷史似乎只有「假藉」官方話語的權威式腔調才能「取 信」於人,一方面又是在反諷和暗示被壓抑、被殖民的歷史根本無法「載入」正統的歷史,無法「進入」主流文化的脈絡。凱瑞這種以虛構材料來「倒現」或「反 呈」歷史真實性的手法,旨在表明澳洲殖民歷史中「有真人無真事」、「有真事無真史」的扭曲狀態。

和以《我們的陽光》為腳本的電影《法外狂徒》強調自然美景和「好萊塢式警匪槍戰」不同的是,凱瑞在小說中自始強調「反殖民主義的歷史真實性」和「鐵漢柔情 式」的人性視角。小說清楚說明凱利是在警察的謊言和暴力下被「逼上梁山」的。這裏的警察暴力,不只是皮鞭和鐐銬而已,而是包括種族歧視的暴力、文化貶抑的 暴力,以及身體暴力、土地掠奪與經濟剝削等等多重暴力。實際上,凱利是一個善良而富正義感的人,少年時代的凱利曾經因為營救一個落水的小孩,而被贈予一條 批在腰間的綠肩帶,意指「上帝派來的天使」,此後乃凱利不僅成為族人的「少年英雄」,受到當地教會的推崇,凱利也終生以此為傲。他甚至在面臨警察追補時還 試圖搭救被他射殺的一名警察,在警察斷氣之前道出他深摯的歉意。

電影對凱利幫「誤打誤撞」成為全國通緝的要犯,以及天真善良的「業餘土匪」的本性,作了細膩的描繪。在第一次搶劫一家高利貸錢莊時,史蒂夫巧遇了一位小學 同學,史蒂夫問同學在這裏做什麼,同學答說在此幫傭,同學也好奇詢問史蒂夫來此做什麼,史蒂夫一副若無其事地說:「我來此搶銀行」;整個搶劫沒有緊張和凶 殺的過程,喬伊和莊主太太在隔壁親熱,其他同志竟與莊主家人閒聊了起來,凱利則在旁邊看起書來。凱利無意間找到了一群窮人向錢莊借貸的帳冊,莊主要求歸 還,凱利卻將一綑逼迫窮人還債的冊子,丟入火爐,化為灰燼。在另一次搶劫銀行的行動中,凱利的行動遭到銀行內居民的質疑,凱利為了表明自己「逼上梁山」的 心志,當眾寫信給維多利亞總督,信中辱罵殖民政府員警的腐敗,當場卻有居民提供「罵人的話語」,一句接一句,並載入信中,引起哄堂大笑。

凱利只知道父親是一個沈默寡言(quiet and secret)的人,在他幼年時代,警長歐奈爾(Sergeant O’Neil)編造他的父親是一個「惡徒中的惡徒」,一個「穿著『花衣』的同性戀者」,這個被汙名化的父親形象是凱利心中永久的創傷,以致使他自小就成為 一種「精神上的孤兒」—無法給自己的父親一個合法的定位。等到12歲父親去世以後,凱利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在「沈默與謊言」(lies and silences)中長大的,逐漸體會到愛爾蘭後裔不過是二等公民、低級罪犯。凱利後來也才知道「花衣」和「黑臉」原來就是愛爾蘭人精神反抗的象徵,父親 因身穿花衣而被汙陷為同性戀,實際上「花衣」是父親一種沈默反抗的圖騰。警察編造出來的父親形象,實際上就是一種殖民論述的欺騙,這種殖民論述試圖從根本 上割裂愛爾蘭人的文化傳統,使愛爾蘭後代成為「無根斷帶」的劣等民族。在此意義上,就為了反抗帝國壓迫下的歷史斷裂和身分剝離而言,凱利的反叛絕不等同於 盜匪行徑,而是一場恢復自我認同與民族自救的歷史性起義。

對凱利而言,「父親的形象」是殖民論述「妖魔化敘事」的產物。這種妖魔化敘事是一種為帝國政治利益服務的意識形態操作手法,它包括一種帶著「豁免性」的歷 史敘事技巧和一種「凝視下」的種族幻見。殖民論述首先將「愛爾蘭」塑造為罪惡滿貫、粗魯愚鈍、文化低賤的「打劫」民族,這個民族在叢林中、草原上、山陵 邊、溝壑裏,盡是幹著與文明作對、向法律挑戰的集體犯罪。換言之,殖民論述首先搭建了一個「種族銀幕」(racial screen),通過這種銀幕凝視,愛爾蘭人在其中被呈現為「劣等民族」的危險形象,“gang”(幫)這一字眼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其次,殖民論述再假藉 一種「官方—公共—客觀」的敘事位置,一種中立化、公益性的敘事立場,這種立場有助於殖民者將自身「豁免」於造成此一歷史悲劇的成因之外,將自身排出於歷 史困境之追究歸責的對象之外,更因而阻卻了人們對這一歷史人物與事件的反思和檢視。於是,凱利的「愛爾蘭祖先」、凱利幫的造反行動,長期以來一直服務於殖 民意識形態的敘事化,並為殖民者提供追捕、絞殺帝國反叛者的合理依據。

通過這部小說,凱瑞不僅再現了澳洲原始的地域特色和本土風味,更通過凱利這位愛爾蘭後裔,重現了愛爾蘭的傳統神話和民族寓言。無論是黃土、枯木、乾河、橡 樹、草原、山脊或巨蟻,無論是袋鼠、浣熊或笑鳥,這些山林與生物,不僅表現出澳洲草原生活特有的原味和野趣,也是凱利用來表達現實生活、人生際遇、命運悲 歡和情感起浮的生花妙喻。凱瑞毫不掩識地讓凱利以他不登大雅、標點不清、文法不全的「土話英語」,以一種帶有鄉土情感和草莽反抗精神的口語敘事,來對抗霸 權式、壓迫性的正統英語。正如正統語言是殖民者慣用的壓迫工具,反抗殖民統治的第一步就是對正統語言的棄置、顛覆與瓦解。凱利不僅用自己的身軀和鮮血向殖 民者作出直接的挑戰,更以自己的語言述說自己的故事,藉此重塑自己的民族身份與尊嚴。凱瑞的貢獻在於,他使「凱利幫」走出了胡編亂製的官方黑史,進入了 「澳洲聖雄」的行列。時至今日,凱利已不再是歷史上土匪盜賊的代表,而是今日人們口語相傳的「澳洲羅賓漢」。在2000年雪黎奧運開幕式中,身著盔衣盾甲 的「凱利幫」伴著可愛的袋鼠結隊走入會場,象徵了「凱利幫」已成為澳大利亞的民族象徵與榮耀。

儘管凱瑞被視為當代澳洲「新銳派」小說的代表,但凱瑞的文學創作基本上還是繼承了澳洲的文學傳統,那就是不斷透過自創的語言敘事建立對一個邊陲地域的認 同,不斷通過具有特色之「澳洲小人物」的重覆塑造,建立一種有別於英國典型的身份形像。凱瑞小說中的人物,大多是社會棄兒或卑微人物,這與向來以草原隱士 或叢林盜匪,以土著悲歌或移民辛酸為傳統主題的澳洲文學,實有前後呼應的繼承關係。由逃犯故事和盜匪小說所構成的「流放文學」,一直是澳洲歷史與文學傳統 的主流,19世紀以來,小說家馬克斯‧克拉克(Marcus Clarke, 1846-1887)的《無期徒刑》(For the Term of His Natural Life),羅夫‧博爾德伍德(Rolf Boldrewood, 1826-1915)的《武裝行動》(Robbery under Arms),都是這一傳統的經典之作。然而凱瑞的創新與貢獻在於,他能融合更新穎的文學藝術與技巧,特別是運用「後殖民解構書寫」的策略,轉變流放居地成 為澳洲人民的「新╱故土」,讓逝去的歷史人物重現於當代生活中,為現代澳洲編織民族寓言的新神話。

作品閱讀:
1,Peter Carey,《奧斯卡與露辛達》,林尹星譯,臺北:允晨,1999
2,Peter Carey,《黑獄來的陌生人》,彭倩文譯,臺北:皇冠,1999
進階閱讀:
1,Bruce Woodcock, Peter Care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4
2,Hermine Krassnitzer, Aspects of Narration in Peter Carey's Novels: Deconstructing
Colonialism, Edwin Mellen Press, 1995
3,Peter Pierce, The Country of Lost Children : An Australian Anx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巴斯葛(Blaise Pascal, 1663-1662)是法國著名的天才數家家和物理學家,31歲發明「巴斯葛三角形」定律,並建立了數學中機率理論和集合理論的基礎。巴斯葛就是以思考賭 局臨時終止時賭金應如何分配問題,建立了機率概念的基礎。31歲之後開始進入宗教冥思生活,著有《沉思錄》一書,對後世宗教影響甚大,死時年僅39歲。

澳洲的文化風情(下)

www.edu-fair.com/reports/AustralianCultureAndPeople02.html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SUPER教師陳岱均 把史地課變遊戲競賽





SUPER教師陳岱均 把史地課變遊戲競賽

2016-04-22 07:01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台南報導


南化國中社會科老師陳岱均獲選今年台南市SUPER教師,她設計的「科舉大富翁」讓上課變有趣。 記者吳淑玲/攝影

分享
台南市南化國中社會科老師陳岱均以充滿活力及創意教學,將歷史課及地理課設計成遊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獲台南市SUPER教師國中組首獎,將代表參加全國賽。
29歲的陳岱均,當老師不到4年,充滿活力與創意,她在地理課設計的「世界爭霸賽」,要學生先選一個國家介紹,認識越多國家就能拿下霸主寶座,歷史課則設計「明朝好戲上演」、「科舉大富翁」等類似桌遊。
學生鄭妤婕說,老師用遊戲開啟學習興趣,以分組學習及競賽,加強學習動機,一開始覺得功課很多很辛苦,但現在預習功課到寫作業,已成每天都要做的事,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到。
陳岱均上公民課還帶著學生到台南地方法院參觀,並模擬法院開庭情形,學生要自己寫「訴狀」,意外得知班上有疑似霸凌事件,她請學生從法律角度思考可能涉及刑法公然侮辱、誹謗等罪嫌 ,學生才驚覺「事情有這麼嚴重」。
陳岱均也積極參與學生活動,曾經為班上過重的學生舉辦跑步運動,每天陪著練習跑步,全班15人都完成新光馬拉松10公里的路跑,原本家人反對她當教師,但她對教育充滿無比熱忱,因看到學生進步,就非常有成就感。

延伸閱讀

這堂國文課不考試 演三國玩闖關
歌唱歷史樂中學 福豐國中創意教案獲獎
認識伊斯蘭!他們的歷史課「沒課本」
高中生如何批判思考? 一堂有如國際辯論會的地理課
社會科

這堂國文課不考試 演三國玩闖關

2015-05-16 08:10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

宜蘭國中舉辦三國演義立體空間闖關活動。圖擷自張毓凌老師臉書

分享
宜蘭國中推動多元教學評量,結合自然、社會、藝術等領域,以「三國演義」為主題,設計闖關遊戲,學生分成魏蜀吳3國,藉由錦囊妙計提示,發揮團隊精神,完成指定任務取得糧草,最多者獲勝,可以獲得零食鼓勵。
「三國演義闖關活動」邁入第2年,結合八年級國文第九課的「空城計」,把三國演義真實化,有別於過去只以國文為主,這次增加自然、社會、藝術領域,設計13道關卡,老師化身歷史人物擔任關主,各隊透過團隊合作爭取糧草,沿途會有吏部尚書郎隨機出題,答錯會被扣糧草。
國文領域召集人張毓凌說,這次透過跨領域整合,藉由闖關遊戲進行多元能力檢核,有別傳統評量都是寫考卷,學生必須依照地圖及提示前往指定地點,考題不只局限三國演義,還以情境式引導學習動機。
闖關活動打破傳統班際對抗模式,各班三分天下各自努力,必須經過自然科學的「三顧茅廬」、社會領域的「三分天下」與「歇後語大考驗」、「三國對對碰」等國學常識關卡,學生卯足全力,同心協力解題過關,過程有趣,緊張刺激。

宜蘭國中昨天舉辦「三國演義闖關活動」,學生團結合作完成歇後語配對。 記者林縉明/攝影

延伸閱讀

蔦松國中飛上古典藝術殿堂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教育觀點】改變遊戲規則,是未來孩子該有的能力




【教育觀點】改變遊戲規則,是未來孩子該有的能力
這是個真實故事。一位大學教授開通識寫作課,看到學生交的「履歷表作業」時,提醒要注意閱讀者怎麼理解資訊並舉例:如果寫在某比賽得了第二名,可補充這比 賽有100人參加,閱讀者就有了參考座標。隔週上課,一位乖巧積極的學生主動交來重寫的履歷表,修改了:在某比賽得到第二名,比賽共4人參加。
面對未來,全世界都在尋找從0到1、從無到有的創新與進步。身為教育者,我們是否該從小給上述那類順服的、模擬答案的乖學生,多點顛覆性的挑戰和經驗?又該如何開始?
🔎 延伸閱讀|有競爭力的人才該講究的不是釣魚能力,而是能不能發明出魚竿。 >> http://bit.ly/25vQWVi
現在人類面臨的難題,都是過去所沒有的,能夠改變遊戲規則才是能找到答案的人。培養孩子找答案能力,可以從這個問題開始:有什麼是你和別人看法不同,但你覺得很重要的事?
flipedu.parenting.com.tw
留言